古熾明 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
艾灸是中醫(yī)傳統(tǒng)療法中的一種,通過利用燃燒的艾葉的熱量和藥性,將其接近或直接放在人體的穴位或相應部位進行熏灼的方式,以達到治療和調理身體的目的。艾灸使用的主要材料是艾葉,艾灸的過程中,醫(yī)生或按摩師會點燃艾葉,將其靠近或直接放在皮膚表面,使熱量和藥性傳導進入人體,通過經絡、穴位的疏通和調理,達到治療目的,其功效和作用主要包括活血化瘀、溫經散寒、調理臟腑功能、祛濕除濕、疏通經絡、緩解疼痛等。
1、活血化瘀:艾灸能夠溫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強微循環(huán),加速血液循環(huán),排出體內的淤血和代謝產物,減輕疼痛,消除瘀血。
2、溫經散寒:艾灸能夠通過溫熱刺激,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加速組織修復和康復。艾灸還可以驅寒暖陽,對于寒邪侵襲引起的寒痛、冷痹等癥狀具有療效。
3、祛濕除濕:濕邪在中醫(yī)里面被認為是一種病因,會導致關節(jié)痛、水腫等癥狀。艾灸可以通過溫熱的作用,促進濕氣的排出,改善濕邪的癥狀。尤其對于濕重體質、濕氣積聚引起的病癥,艾灸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4、疏通經絡:艾灸在經絡上進行熏灼,可以刺激相應的經絡,促進氣血通暢。它能夠改善經絡的運行和供氧,增加機體的免疫力,調整氣血分布,使經絡運行正常,起到通絡作用。
5、緩解疼痛:艾灸具有很好的鎮(zhèn)痛效果,通過溫痧作用,可以減輕局部疼痛和不適感。特別是對于慢性疼痛、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疾病,艾灸能夠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
艾灸療法對于孕婦、出血、血液疾病等人群應慎用或避免使用。在進行艾灸時,應該尋求專業(yè)中醫(yī)師指導,并注意艾絨的品質和火候控制,以免造成不良影響。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秋季孩子咳嗽老不好?寶爸寶媽來學幾招小兒推拿
名醫(yī)大咖們?yōu)楹冕t(yī)生打call
【羊城好醫(yī)生專訪實錄】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風濕免疫內科主任蔡小燕 - 家庭醫(yī)生在線視頻頻道
1-8屆羊城好醫(yī)生、南粵好醫(yī)生頒獎典禮盛況回顧
艾灸是一種以中醫(yī)為原理治療方法,具體就是一種使用燃燒后的艾條懸灸人體穴位,那么這種療法對人體究竟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想要了解的朋友可以跟……詳細>>
艾灸環(huán)跳穴的功效和作用包括疏通經絡、活血化瘀、驅趕風寒、止痛、防治保健等。艾灸是利用點燃艾葉、艾絨之后產生的熱量,然后作用于人體穴位和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