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息肉摘除后病理報告局部上皮中度異常增生,會癌變嗎?
病情描述發(fā)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局部上皮呈中度異常增生,是什么病腸子腸息肉,摘除后,病理報告是局部上皮呈中度異常增生,腺瘤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腸息肉摘除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是否有癌變?如果治療?平時生活要注意什么?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中醫(yī)科
-
腸息肉摘除后病理顯示局部上皮中度異常增生,腺瘤,有一定癌變風險。需綜合多方面判斷,包括息肉大小、數量、患者家族病史等。治療方法多樣,生活中也有諸多注意事項。 1.癌變風險:中度異常增生意味著細胞出現了較明顯的異常,但還不是癌。不過,若不加以干預,有進展為癌的可能。 2.治療方法:定期復查腸鏡,密切監(jiān)測腸道情況。必要時,可能需要進一步手術治療。 3.藥物治療:可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調節(jié)腸道菌群的藥物,如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等。 4.飲食注意:少吃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 5.生活習慣:戒煙限酒,避免久坐,適當運動,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 6.家族病史:若家族中有腸癌患者,更應提高警惕,加強監(jiān)測。 總之,對于腸息肉摘除后病理顯示局部上皮中度異常增生的情況,要重視但不必過度恐慌,遵醫(yī)囑積極治療和調整生活方式。
2025-01-08 17:1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腸息肉? 凡是由腸黏膜表面突向腸腔內的任何可見的新生物均稱為息肉,作為臨床初步診斷,起源于腸壁各層的間葉組織和一些非真性腫瘤,但未做組織學診斷前很難確定其性質,都統(tǒng)稱為腸息肉。甚至早期腸癌,在組織學診斷前,做X線及內鏡檢查時也描述為“息肉樣病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