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側頸動脈粥樣硬化病斑塊形成如何治療及能否手術
超聲波描述:右側正常頸動脈形態(tài)結構正常內中膜增厚較厚2.2mm右側頸動脈彭大處探及一個大小約16.2×3.0mm的低回聲斑塊形態(tài)結構正常內中膜無明顯增厚右側頸動脈膨大處探及一個大小約2.4×1.2mm的強回聲斑塊形態(tài)不規(guī)則CDFI示:雙側頸動脈血流通暢血流信號未明顯異常雙側椎動脈未明顯異常超聲波提示:雙側頸動脈粥樣硬化病斑塊形成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藥物治療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怎樣治療好能不能做手術()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yī)師
威縣常屯衛(wèi)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雙側頸動脈粥樣硬化病斑塊形成的治療方法包括生活方式調整、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治療方案的選擇取決于斑塊的性質、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等。 1. 疾病介紹:頸動脈粥樣硬化是由于動脈內膜受損,脂質沉積形成斑塊。長期發(fā)展可能導致血管狹窄、腦供血不足甚至腦梗死。 2. 生活方式調整:戒煙限酒,低鹽低脂飲食,適量運動,控制體重,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和充足的睡眠。 3. 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可降低血脂、穩(wěn)定斑塊;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預防血栓形成;還有降壓藥如硝苯地平、降糖藥如二甲雙胍等,控制血壓、血糖。 4. 手術治療:當斑塊導致血管嚴重狹窄或不穩(wěn)定時,可考慮手術。常見手術有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和頸動脈支架置入術。 5. 定期復查:監(jiān)測斑塊變化,包括超聲檢查、血脂、血糖等指標。 總之,對于雙側頸動脈粥樣硬化病斑塊形成,應綜合評估患者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并長期隨訪。
2025-02-19 22:4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均可導致頸動脈斑塊形成如年齡、性別、家族中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高總膽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高甘油三酯血癥、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吸煙等如果存在以上多項危險因素出現(xiàn)頸動脈斑塊的幾率會明顯增加藥物治療:根據個人具體情況可選擇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亦可使用控制和減緩頸動脈斑塊進展的藥物目前經臨床研究證實有效的藥物有他汀類降脂藥物如阿托伐他
2015-12-24 11:4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