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心理壓力導致痛苦絕望如何應對
我從小就是在父親的打罵下母親的責備下長大起來的。我20歲時候結的婚,22歲時候離得婚。前妻背著我出軌。離婚這些日子媽媽動不動就罵我。揭我的傷疤。兒子2歲半了。至今沒見過他媽媽長什么樣子。我每天過的好痛苦。我是個開大貨車的。精神嘗嘗處于高度緊張的時候,我現在真的受不了了。我從小受的罪就比別人多。為什么別的小孩父母都給兒女們創(chuàng)造了房子,好的工作。而我呢?工作累了倒沒關系??删瓦B結婚的房子也得我自己去買。有時候夜里開車,常常在想自己這輩子為什么會這么苦這么累。這輩子對不起兒子。沒能給他一個完整的家。我想結束這樣的生活。我對生沒了希望。我想解脫。我想去另一個國度。下輩子不再做人。做人真的好痛苦好累。去年12月份時候我去精神醫(yī)院開了些藥吃,可就是吃藥也不行。還是覺得太累。太苦!有很多跟我爸媽差不多大的父輩們很佩服我的工作能力??墒撬麄兡睦镏牢沂艿淖?,吃得苦是他們的孩子多少倍。他們越是這樣夸我的工作能力,我就越恨我的父母。為什么不能給我買婚房。為什么不能給我介紹好的工作。為什么不肯跟我用心去溝通。為什么每次都要責備我。我容易嗎?18歲不上學出去打工,在外面被人欺負,你們有什么問過我。有一個對我噓寒問暖過嗎?我買車跑貨運時候你們誰有擔心過我。我三天三夜不回家在外面跑車有什么問過我你吃了嗎累了就休息會?;氐郊椅乙姷降牟皇菬狎v騰的飯菜。而是你那冷眼相待的眼神。我真的心痛了。絕望了?。。。?!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雪麗 副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
三級甲等
心理科
-
長期處于心理壓力下,如原生家庭的不良影響、婚姻失敗、工作辛苦等,可能導致心理失衡,產生痛苦絕望情緒。應對方法包括心理調節(jié)、尋求支持、改變認知、適當運動、必要時藥物治療等。 1.心理調節(jié):學習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漸進性肌肉松弛等,幫助緩解緊張和焦慮。 2.尋求支持:與親朋好友傾訴,或加入支持小組,分享感受,獲取理解和建議。 3.改變認知:調整對事物的看法,學會從積極角度看待經歷,培養(yǎng)樂觀心態(tài)。 4.適當運動:進行適合自己的運動,如跑步、游泳、瑜伽等,促進身體分泌內啡肽,改善心情。 5.藥物治療:在醫(y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抗抑郁、抗焦慮藥物,如舍曲林、帕羅西汀、氟西汀等。 長期的心理壓力需要綜合多種方法來應對,關鍵是要積極主動地采取措施,逐步改善心理狀態(tài)。如果自我調節(jié)效果不佳,應及時尋求專業(yè)心理醫(yī)生的幫助。
2025-03-04 17:3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yī)師
重慶渝都生殖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其實你應該看到生活的美好,自殺是怯懦和無知的表現
2016-01-05 11:2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13歲的孩子現在正處在青春期,生理的變化也會影響的心里的變化,根據你描述的情況考慮是青春期,很可能跟你平時生活環(huán)境有一定關系,比如和父母溝通比較少,覺得父母對自己關心不夠,和外界接觸比較少等建議你最好是先和父母談談,多和父母溝通,父母是愛自己的,平時和同學多聊天,多交往,多和父母到戶外活動
2016-01-05 01: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敏感的孩子您好,您的這個情況,應該考慮是心理性疲勞的癥狀。它是心理因素、不良情緒以及遇到不順心之事等原因,引起學習生活效能降低的這種亞健康狀態(tài)。其表現以精神心理為主:疲乏、厭倦、精神萎靡不振、健忘、失眠、心煩意亂、頭暈。有的甚至早上起床后,還沒有開始學習就感覺到心煩、無精打采、什么事情都不想做,對學習抵觸厭倦。僅靠休息不可能緩解和消除疲勞。此類疲勞多發(fā)于青春期那些特別敏感、要強的學生中。俗話說“心病還需心藥醫(yī)”,要認真分析,找準誘發(fā)心理性疲勞的主要原因。只有從心理上解決了問題,疲勞感就會明顯緩解或消除。另外,還要注意保持樂觀的精神狀態(tài),遇事多向前看,心情要盡量舒暢,做到“遇高興的事不要過于樂,遇困難的事不要過于憂”。具體方法可以網上搜索一下。希望我的建議能夠對您有幫助!
2016-01-05 00:4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你就是好學生只顧著學習,而忽略了生活中的很多事,現在考完試也放假了反而覺得沒有什么事可作了。建議你不要在家里帶著,要出去找同學玩,人就是要自己尋找開心的事情,只有你有了新的感興趣的事物,就不會去想別的了,也就沒有不開心了。
2016-01-04 17:5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自殺行為? 自殺行為分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自殺行為是指有意識,自愿地直接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廣義的自殺行為是指包括故意自傷行為和吸毒酗酒等自我毀滅的“慢性自殺”行為。人們通常說的自殺行為常常指狹義的自殺行為。自殺的分類:自殺觀念,自殺未遂,自殺死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