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手術后出現多種異常狀況原因何在
我于9月27日做了一次痔瘡手術,得痔瘡大概有3.4年的時間,今年由于生活壓力大,出現了大便出血的現象,所以去做了痔瘡手術.但于10月中旬開始發(fā)現肛門內有肉芽狀東西長出,于是去醫(yī)院復查,醫(yī)生告訴我是尖銳濕疣(我未婚,近年無性生活),然后為我做了電極刀切除術.做完這次之后,一周后就出現了肛門瘙癢,肛門周邊的皮膚因為瘙癢有點突起,今天發(fā)現肛門內壁有0.3*0.3大小的增生物.我想請問,在做痔瘡手術前并沒有所謂的尖銳濕疣或者增生物,只是有脫出和出血的現象.那么象我以上所說的情況,到底是什么原因?有沒有可能是有的人所說的瘢痕體質的術后反應?到底是什么病癥呢?謝謝解答.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宇 副主任醫(yī)師
齊齊哈爾市中醫(yī)醫(yī)院
三級甲等
中醫(yī)內科
-
痔瘡手術后出現肛門內肉芽狀東西、尖銳濕疣、肛門瘙癢、肛門周邊皮膚突起、肛門內壁增生物等異常狀況,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術后感染、個人體質、手術創(chuàng)傷、HPV 感染、局部刺激。 1. 術后感染:手術后如果傷口護理不當,可能導致細菌感染,引起炎癥反應,出現肉芽組織增生、瘙癢等癥狀。 2. 個人體質:瘢痕體質的人在手術后容易形成過度增生的瘢痕組織。 3. 手術創(chuàng)傷:手術造成的局部組織損傷,在恢復過程中可能出現異常增生。 4. HPV 感染:尖銳濕疣通常由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即便之前無性生活,也可能通過其他途徑感染。 5. 局部刺激:術后肛門部位的分泌物、糞便殘留等刺激,可能導致皮膚突起和增生物。 總之,出現這些癥狀的原因較為復雜。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并通過進一步的檢查和診斷來明確具體原因?;颊邞⒁飧亻T部位的清潔衛(wèi)生,遵醫(yī)囑進行治療和復查。
2025-03-11 20:0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直腸息肉一般指大腸息肉,大腸息肉是指所有向腸腔突出的贅生物的總稱,包括腫瘤性贅生物和非腫瘤性贅生物,前者是癌前期病變,與癌發(fā)生關系密切,后者與癌發(fā)生關系較少。這兩種息肉在臨床上并不容易區(qū)分,常以息肉作為初步診斷,待病理學確診后再進一步分類,因此臨床上所謂的大腸息肉并不說明息肉的病理性質,通常臨床所說的息肉多為非腫瘤性息肉,腫瘤性息肉統(tǒng)稱為腺瘤。大腸息肉臨床癥狀常不明顯,即使出現某些消化道癥狀,如腹脹、腹瀉、便秘等,也因較輕微和不典型而被人忽視。一般多以便血、大便帶血、黏液血便來就診,常誤診為痔瘡等肛門疾患或“痢疾”而延誤其必要的檢查。凡原因未明的便血或消化道癥狀者,特別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男性,應注意作進一步檢查確診。
2016-01-12 07:3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y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y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大腸息肉的處理原則是發(fā)現息肉即行手術摘除。目前摘除息肉的主要方法是內鏡下行各種摘除法。根據息肉的形態(tài)、大小、數量及蒂的有無、長短粗細而分別采用:1.高頻電凝圈套切除法主要用于有蒂息肉。2.高頻電凝灼除法主要用于多發(fā)半球狀小息肉。3.高頻電凝熱活檢鉗法目前很少應用,主要被②④法取代。4.活檢鉗除法主要用于單發(fā)或少數球狀小息肉,簡便易行,又可取活組織病理檢查。5.激光氣化法和微波透熱法適于無需留組織學標本者。6.黏膜剝離嵌除法主要用于扁平息肉或早期癌患者。7.“密接”摘除法主要用于長蒂大息肉,難以懸于腸腔者采用大息肉密接腸壁電凝切除法。8.分期批摘除法主要用于10~20顆以上息肉患者無法一次切除者。9.內鏡、外科手術聯合治療法主要用于息肉病患者,即將息肉稀疏區(qū)以手術切除,這樣即可達到治療目的,又可維持大腸正常功能。
2016-01-11 20:0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你可能對下面的內容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