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歲回盲部非霍奇金淋巴瘤術后如何治療
病情描述發(fā)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女,78歲。臨床診斷為《回盲部惡性淋巴瘤》,一個星期前行腫瘤切除手術,現(xiàn)已出院。手術后病理診斷報告單如下:光鏡所見:回盲部腫瘤,瘤細胞大小較一致,核圓,胞漿少,核仁不明顯,核分裂可見,未見R-S細胞,腫瘤呈尼漫性生長,浸潤腸壁肌層。腫瘤浸潤大腸粘膜。腸系膜淋巴結見腫瘤細胞。診斷意見:回盲部)非霍奇金淋巴瘤,小腸切緣未見腫瘤浸潤,大腸切緣見腫瘤浸潤。慢性闌尾炎,腸系膜淋巴結)非霍奇金淋巴瘤。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一個星期前在當?shù)厝嗣襻t(yī)院行腫瘤切除手術,現(xiàn)已出院。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手術后醫(yī)生說要化療或放療。我們考慮到病人已是78歲的高齡可能承受不了化療所帶來的副作用,所以想轉中醫(yī)中藥來調理。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褚忠華 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
三級甲等
胃腸外科
-
78 歲女性患者回盲部非霍奇金淋巴瘤術后,面臨化療或放療及中醫(yī)調理的選擇。需綜合考慮患者身體狀況、腫瘤特點、治療副作用、預后及康復等。 1. 患者身體狀況:78 歲高齡,身體機能相對較弱,對治療的耐受性可能較差。需要全面評估心、肺、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 2. 腫瘤特點:瘤細胞大小較一致,呈彌漫性生長,浸潤腸壁肌層及大腸粘膜、腸系膜淋巴結。了解腫瘤的分型、分期對制定治療方案至關重要。 3. 治療副作用:化療可能引起惡心、嘔吐、脫發(fā)、骨髓抑制等副作用。放療可能導致局部皮膚損傷、腸道炎癥等。 4. 預后:包括復發(fā)風險、生存率等?;颊叽竽c切緣見腫瘤浸潤,提示預后可能受一定影響。 5. 康復:包括飲食調理、心理支持、適當運動等,有助于提高生活質量。 對于高齡的回盲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術后治療方案的選擇應綜合多方面因素,權衡利弊。在治療過程中,密切關注患者的身體狀況,及時調整方案,以提高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2025-03-21 05:0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