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鵬程 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
三級甲等
心內科
-
胸悶氣短心痛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心臟疾病、呼吸系統(tǒng)問題、心理因素、貧血、內分泌失調等。治療方式的選擇需綜合考慮病因、病情嚴重程度等因素。 1.心臟疾?。喝绻谛牟?、心肌病等,可能需要藥物治療,如阿司匹林、他汀類藥物、硝酸酯類藥物等,以抗血小板聚集、調節(jié)血脂、擴張血管。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如心臟搭橋術。 2.呼吸系統(tǒng)問題: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可能先使用支氣管擴張劑(沙丁胺醇、異丙托溴銨)、糖皮質激素等藥物治療。若病情嚴重影響呼吸功能,可能考慮手術改善通氣。 3.心理因素:焦慮、抑郁等導致的軀體癥狀,可能需要心理治療和抗焦慮抑郁藥物(氟西汀、舍曲林)。 4.貧血:查明貧血原因,如缺鐵性貧血補充鐵劑(硫酸亞鐵),巨幼細胞貧血補充葉酸、維生素 B??。 5.內分泌失調:如甲狀腺功能異常,需調整甲狀腺激素水平。 總之,出現(xiàn)胸悶氣短心痛應及時就醫(yī),明確病因,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嚴格遵醫(yī)囑用藥。
2025-04-03 00:3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y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y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所說的,你的病情很重建議你到正規(guī)醫(yī)院檢查,可能要手術了,大一樣才能做,你去咨詢一下
2016-01-31 12:3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全科
-
建議手術治療三尖瓣下移病例預后也有較大差異,臨床上呈現(xiàn)重度紫紺者約80%在10歲左右死亡,而輕度紫紺者則僅5%在10歲左右死亡.呈現(xiàn)充血性心力衰竭后大多在2年內死亡,約3%的病例發(fā)生猝死.常見的死亡原因為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缺氧或肺部感染.成年病人則常死于反復栓寒,腦血管意外和腦膿腫,大多數(shù)病人在20歲前死亡,平均死亡年齡為20歲. ?。ㄒ唬┦中g治療適應證患者有乏力,心悸,氣急,心律失常,紫紺,心力衰竭等癥狀.在心房水平?jīng)]有右向左分流的病例,其右心衰竭尤其嚴重和頑固.相反,在合并有卵圓孔未閉或房間隔缺損的病例中,則因右向左分流而出現(xiàn)明顯紫紺,右心衰竭癥狀較輕,活動能力仍顯著受限.上述有右心衰竭或紫紺的病員均為手術適應證,診斷明確后應施行手術治療. ?。ǘ┬g前準備與術后處理 1.術前應用強心,利尿治療,減輕肝腫大,腹水等右心衰竭癥狀. 2.患者肝臟腫大,淤血引起肝功能損害,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術前需用維生素K和凝血酶原復合物等加以治療.1.Glenn手術即上腔靜脈-右肺動脈吻合術.可減輕右心負荷,減少右至左的分流,增加動脈血氧含量,改善癥狀,減輕紫紺,但是一種姑息性手術,并沒有解決畸形,常應用于有嚴重紫紺,不宜施行根治手術的幼兒.此手術近期效果尚好,但遠期療效不佳,患者常因心律失常而死亡. 2.瓣膜替換術體外循環(huán)下切開右心房,剪除三尖瓣和腱索及乳頭肌.選用適當?shù)娜嗽彀昴?為了避免損傷心臟傳導系統(tǒng),把人工瓣膜在前面縫在房室環(huán)上,而后側縫在離冠狀竇開口頭側數(shù)毫米的右心房間隔上,使冠狀竇開口移至室腔.合并的心房間隔缺損同期縫閉.三尖瓣下移的病員,由于右心房極度擴大,血流緩慢,容易形成血栓.在替換三尖瓣時,生物瓣有中央血流通道,血流動力學功能優(yōu)于機械瓣.且右心室收縮期壓力不高,置于三尖瓣位置生物瓣膜壽命明顯高于左心生物瓣膜,可作為瓣膜替換術的首選瓣膜. 3.瓣膜成形術用多根褥式穿有Teflon氈片將下移的隔瓣葉和后瓣葉根部附著區(qū)固定到三尖瓣環(huán)上,從而縮小擴大的瓣環(huán),消除房化的心室.為了避免發(fā)生傳導束阻滯,可用后瓣作成形術,以帶墊片雙頭針線,自膈后瓣交界至后前瓣交界處作兩排平行縫合,相距3~4mm加墊片收縮縫合后結扎,縮小三尖瓣瓣環(huán),以兩指寬為客觀標準.利用發(fā)育正常的前瓣葉恢復三尖瓣的關閉功能.這種手術保留自然瓣膜,消除人工瓣膜潛在危險,但只能用于三尖瓣前瓣葉發(fā)育正常的病例中,術后仍有一定程度關閉不全.術后仍須積極作內科治療,控制心力衰竭和心律紊亂,密切觀察血清鉀,鈉,氯化物測定和心電圖改變,及時補充氯化鉀.術后注意保持引流管通暢,采取輸入纖維蛋白原,新鮮血等措施止血.術后紫紺消失,肝臟縮小,腹水消失,心影也明顯縮小,療效滿意.
2016-01-31 10:2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yī)師
冠縣人民醫(y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三尖瓣下移畸形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心臟畸形.本病三尖瓣向右心室移位,主要是隔瓣葉和后瓣葉下移,常附著于近心尖的右心室壁而非三尖瓣的纖維環(huán)部位,前瓣葉的位置多正常,因而右心室被分為兩個腔,畸形瓣膜以上的心室腔壁薄,與右心房連成一大心腔,是為"心房化的右心室",其功能與右心房相同;畸形瓣膜以下的心腔包括心尖和流出道為"功能性右心室",起平常右心室相同的作用,但心腔相對地較小.手術治療適應證:患者有乏力,心悸,氣急,心律失常,紫紺,心力衰竭等癥狀.在心房水平?jīng)]有右向左分流的病例,其右心衰竭尤其嚴重和頑固.相反,在合并有卵圓孔未閉或房間隔缺損的病例中,則因右向左分流而出現(xiàn)明顯紫紺,右心衰竭癥狀較輕,活動能力仍顯著受限.上述有右心衰竭或紫紺的病員均為手術適應證,診斷明確后應施行手術治療.
2016-01-31 06:5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y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fā)區(qū)醫(yī)院
一級
全科
-
建議手術治療三尖瓣下移病例預后也有較大差異,臨床上呈現(xiàn)重度紫紺者約80%在10歲左右死亡,而輕度紫紺者則僅5%在10歲左右死亡.呈現(xiàn)充血性心力衰竭后大多在2年內死亡,約3%的病例發(fā)生猝死.常見的死亡原因為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缺氧或肺部感染.成年病人則常死于反復栓寒,腦血管意外和腦膿腫,大多數(shù)病人在20歲前死亡,平均死亡年齡為20歲. ?。ㄒ唬┦中g治療適應證患者有乏力,心悸,氣急,心律失常,紫紺,心力衰竭等癥狀.在心房水平?jīng)]有右向左分流的病例,其右心衰竭尤其嚴重和頑固.相反,在合并有卵圓孔未閉或房間隔缺損的病例中,則因右向左分流而出現(xiàn)明顯紫紺,右心衰竭癥狀較輕,活動能力仍顯著受限.上述有右心衰竭或紫紺的病員均為手術適應證,診斷明確后應施行手術治療. (二)術前準備與術后處理 1.術前應用強心,利尿治療,減輕肝腫大,腹水等右心衰竭癥狀. 2.患者肝臟腫大,淤血引起肝功能損害,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術前需用維生素K和凝血酶原復合物等加以治療.(三)手術方法有三種 1.Glenn手術即上腔靜脈-右肺動脈吻合術.可減輕右心負荷,減少右至左的分流,增加動脈血氧含量,改善癥狀,減輕紫紺,但是一種姑息性手術,并沒有解決畸形,常應用于有嚴重紫紺,不宜施行根治手術的幼兒.此手術近期效果尚好,但遠期療效不佳,患者常因心律失常而死亡. 2.瓣膜替換術體外循環(huán)下切開右心房,剪除三尖瓣和腱索及乳頭肌.選用適當?shù)娜嗽彀昴?為了避免損傷心臟傳導系統(tǒng),把人工瓣膜在前面縫在房室環(huán)上,而后側縫在離冠狀竇開口頭側數(shù)毫米的右心房間隔上,使冠狀竇開口移至室腔.合并的心房間隔缺損同期縫閉.三尖瓣下移的病員,由于右心房極度擴大,血流緩慢,容易形成血栓.在替換三尖瓣時,生物瓣有中央血流通道,血流動力學功能優(yōu)于機械瓣.且右心室收縮期壓力不高,置于三尖瓣位置生物瓣膜壽命明顯高于左心生物瓣膜,可作為瓣膜替換術的首選瓣膜. 3.瓣膜成形術用多根褥式穿有Teflon氈片將下移的隔瓣葉和后瓣葉根部附著區(qū)固定到三尖瓣環(huán)上,從而縮小擴大的瓣環(huán),消除房化的心室.為了避免發(fā)生傳導束阻滯,可用后瓣作成形術,以帶墊片雙頭針線,自膈后瓣交界至后前瓣交界處作兩排平行縫合,相距3~4mm加墊片收縮縫合后結扎,縮小三尖瓣瓣環(huán),以兩指寬為客觀標準.利用發(fā)育正常的前瓣葉恢復三尖瓣的關閉功能.這種手術保留自然瓣膜,消除人工瓣膜潛在危險,但只能用于三尖瓣前瓣葉發(fā)育正常的病例中,術后仍有一定程度關閉不全.術后仍須積極作內科治療,控制心力衰竭和心律紊亂,密切觀察血清鉀,鈉,氯化物測定和心電圖改變,及時補充氯化鉀.術后注意保持引流管通暢,采取輸入纖維蛋白原,新鮮血等措施止血.術后紫紺消失,肝臟縮小,腹水消失,心影也明顯縮小,療效滿意.
2016-01-31 06:48
-
其他網(wǎng)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