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腹部脹痛,AFP 高,介入治療不佳,能用分子靶向治療嗎
主要癥狀:上腹部脹痛發(fā)病時間:2009年4月化驗檢查結果:AFP1210ng/ml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曾經行2次介入治療但效果欠佳現(xiàn)想使用分子靶向治療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馮疆勉 主任醫(yī)師
陽江市人民醫(yī)院
三級甲等
胃腸外科
-
上腹部脹痛且甲胎蛋白(AFP)高達 1210ng/ml,兩次介入治療效果不好,考慮分子靶向治療是可行的。這涉及疾病的原理、治療選擇、藥物效果、副作用及預后等。 1. 疾病原理:上腹部脹痛伴 AFP 升高,可能提示肝臟病變,如肝癌。肝癌細胞異常增殖,影響正常肝功能,導致一系列癥狀。 2. 治療選擇:介入治療效果欠佳時,分子靶向治療是一種新的選擇。它能更精準地作用于腫瘤細胞的特定靶點,抑制腫瘤生長。 3. 藥物效果:常見的分子靶向藥物如索拉非尼、侖伐替尼、瑞戈非尼等,在臨床試驗和實際應用中顯示出一定的療效,能延緩腫瘤進展。 4. 副作用:使用分子靶向藥物可能會有高血壓、蛋白尿、手足皮膚反應等副作用,但多數可通過對癥治療緩解。 5. 預后:治療效果因個體差異而異,治療期間需定期復查,評估病情變化。 總之,對于上腹部脹痛且 AFP 高、介入治療效果差的情況,分子靶向治療是一種可考慮的治療手段,但需綜合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和病情,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
2025-04-04 01:1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yī)師
威縣常屯衛(wèi)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腫瘤的藥物基因治療就是將基因轉移與化療藥物結合起來選擇性地殺傷腫瘤細胞或減少化療等毒副作用的一類療法.這些基因主要有三類:腫瘤細胞的自殺基因化療藥物增敏基因宿主保護基因.
2016-02-15 03:3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