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曾患川崎病現(xiàn)偶心臟疼,已做相關檢查,還需冠脈造影嗎
病情描述發(fā)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暫無明顯癥狀,心臟偶爾有些疼痛.現(xiàn)年17歲,4歲時患川琦病,形成巨形冠狀動脈瘤,曾經(jīng)治療情況和效果:2010年1月27日哈爾濱兒童醫(yī)院彩超檢查報告,診斷描述,RVOT:21mm,AO:26mm,LA:20mm,LV40mm,RV11mm,PA:23mm心功參數(shù):FS:32%,EF:61%,EDV:70MI,ESV:21MI,SV;49MI.心臟各房室內徑正常,房室間隔連續(xù)完整,動脈導管未見開放,室間隔與左室后壁不增厚,搏動幅度正常,呈逆向運動,左冠狀動脈呈瘤樣擴張,壁欠光滑,起始端內徑為7MM,最寬處內徑12MM,右冠狀動脈內徑5MM,各瓣膜解剖形態(tài)及運動未見異常。左心室功能參數(shù)正常。彩色DOPPIer:左房內收縮期可見源于二尖瓣口的藍色稍花彩血流,面積1.8cm`2。右房內收縮期可見源于三尖瓣口的藍色稍花彩血流,面積1.5CM`2。TDI:二尖瓣環(huán)運動頻譜:VS=7.2CM/S,Va=7.0cm/s,ve=14.1cm/s,ve/va>1。診斷意見左冠狀動脈瘤樣擴張,壁欠光滑,右冠狀動脈近端內徑擴張,二尖瓣三尖瓣輕度反流左心功能正常。2010年6月25日檢查心臟三維成像CTA(320排CT)所見左主干·左前降支近段官腔局限呈菱形擴張。右冠血管略迂曲,管壁不光滑,官腔粗細不均,多發(fā)菱形及囊狀擴張。回旋支·鈍緣支及其分支血管走形自然,其內對比劑充盈正常,管壁光滑,官腔不窄。檢查結論:左主干·左前降支近端及右冠多發(fā)瘤樣擴張,2010年1月27日心電檢查結果:62-92bpm竇性心律不齊62-92bpm心電軸不偏,大致正常心電圖,心頻未見異常。想得到怎樣的幫助:以做了320排CT,還用不用再做冠狀動脈造影確定是否出現(xiàn)血管狹窄及血流變化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少蘭 副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內科
-
對于曾經(jīng)患川崎病且目前心臟偶爾疼痛的患者,在已進行了部分檢查后,是否需要進行冠狀動脈造影來確定血管狹窄及血流變化,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考慮,包括病情進展、現(xiàn)有檢查的準確性、癥狀表現(xiàn)、治療需求以及潛在風險等。 1.病情進展:如果患者的癥狀有逐漸加重的趨勢,如疼痛發(fā)作頻率增加、疼痛程度加劇等,可能需要進一步的造影檢查以明確血管情況。 2.現(xiàn)有檢查的準確性:雖然之前做了 320 排 CT 等檢查,但冠狀動脈造影能更直觀、準確地顯示血管狹窄程度和血流情況。 3.癥狀表現(xiàn):若疼痛與活動、勞累等明顯相關,提示可能存在心肌缺血,此時造影有助于明確原因。 4.治療需求:如果考慮后續(xù)可能的介入治療或手術,造影能為治療方案提供更詳細的依據(jù)。 5.潛在風險:但造影是有創(chuàng)檢查,存在一定風險,如出血、感染等,需權衡利弊。 綜合考慮以上因素,醫(yī)生會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是否進行冠狀動脈造影?;颊邞c醫(yī)生充分溝通,了解各項檢查的利弊,共同做出決策。
2025-04-03 11:31
-
其他網(wǎng)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