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打胰島素后出現消化紊亂及炎癥如何處理
BR>歲因空腹血糖三次超過7.8,于2004年開始打胰島素(諾和靈30R),空腹血糖一直控制在6左右.但近一年來消化功能紊亂,最近確診為慢性淺表性胃炎,直腸炎.經治療癥狀減輕,但消化功能依然不好.左上腹時有疼痛,但癥狀不明顯.奇怪的是我每次用一種叫"磷霉素鈣片"的消炎藥,血糖就下降,我懷疑自己患有慢性胰腺炎,請問如何才能確診?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yī)師
中原油田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中心光明醫(yī)院
一級
內科
-
長期打胰島素的患者出現消化功能紊亂及炎癥,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藥物副作用、血糖控制不佳、自身免疫、飲食不當、精神心理因素等。 1. 藥物副作用:胰島素可能影響胃腸道的神經調節(jié)和激素分泌,導致消化功能異常。部分降糖藥物也可能有類似影響,如二甲雙胍、格列齊特等。 2. 血糖控制不佳:血糖波動或持續(xù)偏高,會損害胃腸道的神經和血管,影響消化功能。 3. 自身免疫:自身免疫系統(tǒng)異常,可能同時攻擊胰島細胞和胃腸道組織,引發(fā)炎癥和功能紊亂。 4. 飲食不當:不合理的飲食結構,如高油高脂、辛辣刺激食物,會加重胃腸道負擔。 5. 精神心理因素:長期患病帶來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可通過神經內分泌途徑影響胃腸道功能。 總之,對于這種情況,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調整治療方案,改善生活方式,必要時進行心理干預,以促進病情恢復。
2025-01-23 22:1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y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是否是必須去醫(yī)院做個B超檢查和胰蛋白酶的化驗才能明確的。因為磷霉素鈣片是消炎的廣譜抗生素.所以對腸道細菌是非常有效果的。所以我認為你還是存在腸炎的可能.建議做個腸鏡檢查就可以的。
2016-02-20 14: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中醫(yī)科
-
慢性胰腺炎可以CT或B超檢查,并結合化驗檢查確診,如果確診后可以服用上方治療,一般一個星期會明顯有效的。
2016-02-20 09:3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我來給你談談“慢性胰腺炎”的問題。慢性胰腺炎系指胰腺泡和胰島組織萎縮、胰腺實質廣泛纖維化的病理過程。常伴有鈣化及假性囊腫形成。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或脂肪瀉,消瘦及營養(yǎng)不良等胰腺功能不全的癥候。典型慢性胰腺炎在我國較為少見,確診較難。1)病因我國以膽道疾病(結石、炎癥、蛔蟲)為主要病因,西方國家與慢性酒精中毒有關。上述致病因素的長期存在,使胰腺炎癥反復發(fā)作而呈慢性經過,最終導致慢性胰腺炎。其次,腸道炎性病變、肝硬化、營養(yǎng)不良、噻唑類藥等也可誘發(fā)本病。尚有不少患者病因未明。2)癥狀1.腹痛常見,占90%左右,多呈間歇性發(fā)作,少數呈持續(xù)性,疼痛多位于上腹部,可向背部、雙側季肋部、前胸、肩胛等處放散,飯后或飽餐后可誘發(fā),仰臥位時加重,前傾、坐位減輕。發(fā)作時可伴有發(fā)熱或黃疸。間歇期可無癥狀,或僅有消化不良表現。少數患者以隱襲慢性炎癥方式進行,臨床上可不發(fā)生腹痛。2.胰腺外分泌不足的表現患者可出現食欲減退、腹脹、不耐油膩食物等,大便次數頻繁、量多,色淡,有惡臭。長期腹瀉致患者消瘦、營養(yǎng)不良及維生素A、D、E、K缺乏等癥狀?!?.胰腺內分泌不足的表現10--20%患者有顯著糖尿病癥狀,如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等。約50%患者發(fā)生隱性糖尿病,葡萄糖耐量試驗結果異常。3)檢查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定量除急性發(fā)作期,一般不增高,糞便鏡檢可見脂肪滴及未消化的肌纖維,部分患者可有尿糖陽性,空腹血糖增高。1.胰腺外分泌功能試驗:①胰泌素試驗用胰泌素刺激胰腺后,觀察胰液分泌量,碳酸氫鈉和胰酶的含量。②Lundh試驗此法費時,繁鎖,現漸少用。③胰功肽試驗當胰腺外分泌功能減退,糜蛋白酶分泌不足時,可致尿PABA含量減少,約為正常量的60%。此方法簡便易行,近來多用此法。④血清膽囊收縮素-胰泌素正常值60pg/ml。2.胰島功能檢查空腹血糖升高,葡萄糖耐量試驗可呈糖尿病耐量曲線。尿糖可出現陽性。3.X線檢查腹部平片有時在胰腺部位可顯示鈣化的斑點,上消化道造影可顯示“C”袢擴大,胃、十二指腸受壓征象。4.影像檢查是近年來診斷慢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B型超聲和CT檢查可見胰腺增大或縮小,部分病例可發(fā)現有鈣化灶,結石或囊腫等異常現象。4)治療1.急性發(fā)作期治療同急性胰腺炎。2.慢性期治療:①飲食宜清淡低脂肪飲食,禁酒、避免飽餐。②糾正胰酶不足采用各種胰酶制劑作替代療法,一般口服胰酶片0.6--1.2g,每日3次,或胰浸出液及多酶片。④中醫(yī)中藥。⑤外科手術手術適應證為:A.伴有劇烈頑固性疼痛經內科治療無效者;B.胰腺有假性囊腫或結石者;C.伴有可手術治療的膽道病變,如結石、膽管狹窄;D.慢性胰腺炎引起難以消退的阻塞性黃疸者;E.不能排除胰腺癌者。積極治療者可緩解癥狀,但不易根治。晚期多死于并發(fā)癥。如衰竭、糖尿病、膽道化膿性感染等,少數可演變?yōu)橐认侔R陨匣卮鹑绻麧M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16-02-20 07:4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