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煥臣 主治醫(yī)師
鹽城市亭湖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其他
預防醫(yī)學門診部
-
小兒咳嗽是常見癥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物理治療方法包括拍背祛痰、蒸汽吸入、穴位按摩、多喝水、調整環(huán)境等。預防措施有增強體質、注意保暖、避免過敏原、保持室內通風、合理飲食等。 1.拍背祛痰:家長可讓孩子側臥或坐起,用空心掌輕輕拍打孩子背部,從下往上,由外向內,促進痰液排出。 2.蒸汽吸入:準備熱水,讓孩子吸入蒸汽,能濕潤呼吸道,緩解咳嗽。 3.穴位按摩:如按摩膻中穴、肺俞穴等,可一定程度上緩解咳嗽。 4.多喝水:有助于稀釋痰液,使其更易咳出。 5.調整環(huán)境:保持室內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減少刺激物。 6.增強體質:通過適當運動、充足睡眠,提高孩子免疫力。 7.注意保暖: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物,防止著涼。 8.避免過敏原:如花粉、塵螨等,減少咳嗽誘因。 9.保持室內通風:空氣新鮮能減少呼吸道感染機會。 10.合理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油膩食物。 總之,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咳嗽情況,若咳嗽持續(xù)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yī)。
2024-12-19 02:5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yī)師
冠縣人民醫(y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病情分析:你好朋友,濕疹是嬰兒常見的皮膚疾病,也稱作奶癬。這種皮膚病多發(fā)生在兩歲內的孩子身上。很多患兒在出生后1個月左右開始發(fā)病,臉、額頭、眉間或軀干四肢出現小片狀紅斑、丘疹、小水皰、滲出糜爛等病變。濕疹是一種常見的與變態(tài)反應密切相關的皮膚病,其致敏源可以是食物、藥物、寄生蟲、細菌、花粉、動物皮毛等,它又與遺傳素質和環(huán)境等因素有關。指導意見:嬰兒濕疹與飲食關系密切。有調查表明,母親孕期和哺乳期的飲食結構是嬰兒濕疹發(fā)生的誘因之一。臨床研究發(fā)現,為了保證孩子聰明健康,并給孩子提供有質有量的乳汁,大部分媽媽在懷孕、哺乳期間大量食用魚、蝦、牛奶、雞蛋等高蛋白飲食補充營養(yǎng)。但食物中的過敏物質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會使嬰兒患上濕疹。因此,母親在哺乳期間要盡量保持合理膳食?! 】刂茓雰簼裾顟m當推遲添加輔食的時間。添加輔食時應慢慢加,讓孩子慢慢適應,這樣也便于父母觀察孩子會對什么食物過敏。另外,補鈣的嬰兒出現濕疹的幾率明顯比不補鈣者低。因鈣劑能增加毛細血管的致密度,降低通透性,減少滲出,具有消炎、消腫及抗過敏作用,因此,對已患濕疹的嬰兒進行補鈣也是一種有效的防治措施?! ☆A防嬰兒濕疹除了要注意飲食結構外,在護理上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衣服應選用純棉的;保持皮膚清潔,用溫清水給嬰兒洗臉、洗澡,選用較溫和及堿性小的洗滌用品;不要過多地包裹嬰兒,因為嬰兒皮膚處于多汗的潮濕環(huán)境中容易發(fā)生濕疹?! ≈委煗裾羁墒褂玫乃幬镉泻芏?,但大多數含皮質類固醇激素。藥物劑型的選擇應依據濕疹的表現而定,不要自行濫用藥物,以免產生色素沉著或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等副作用。小嬰兒更應該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藥。
2014-01-24 10:0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沙莎 護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yī)院
二級甲等
婦科
-
1, .熱鹽敷背:將約150克鹽置于鐵鍋中翻炒,炒至微黃色,用布包、隔衣敷背、反復熨背,直至鹽的溫度變冷,也可以用熱水袋敷背。鹽可清火,熱鹽可祛痰,既可治熱咳,又可治寒咳。 2. 風濕膏穴位敷貼:咳嗽以夜間咳為甚,咳白色痰,伴流清鼻涕者為寒咳,寒咳患兒可用麝香風濕膏貼于脊柱兩旁的心腧、肺腧等穴位 3. 藥物敷肚臍及穴位:
2014-01-12 10:2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