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
(一)發(fā)病原因
病因尚未完全明確,根據大量流行病學資料和相關研究認為與以下因素相關:
1、初次性生活時間及性伴侶數目初次性生活過早及多個性伴侶(性生活紊亂)與宮頸癌密切相關。初次性交年齡在16歲者,其發(fā)病相對危險性為20歲以上者的2倍;宮頸癌患者較對照組有更多的性伴侶且患病的危險性直接與性伴侶數呈正相關。
2、性衛(wèi)生及分娩次數經期及產褥期衛(wèi)生不良者與對照組間的相對危險度(RR)為2.27;陰道分娩次數≥4次者較≤1次者發(fā)病危險性增加2倍。
3、病毒感染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是宮頸癌主要危險因素。已證實HPV中有20余種亞型與女性生殖道病變相關,其中高危型(HPV16、18、31、33等)主要導致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CIN)Ⅱ、Ⅲ及宮頸癌發(fā)生;宮頸鱗癌中以HPV16檢出率最高,腺癌以HPV18型最常見。HPV16/18型感染者病變進展危險性增高。單純皰疹病毒Ⅱ型、人巨細胞病毒、衣原體等感染與宮頸癌有較強的相關性,隨感染種類增加,宮頸癌發(fā)病危險性增高。
4、其他口服避孕藥時間長(≥8年)宮頸癌發(fā)病危險性增高。吸煙可抑制機體免疫功能,增加感染機會,有促癌可能;男性配偶性病史、性伴侶增多及陰莖癌配偶等均可增加宮頸癌發(fā)病。
綜上所述,宮頸癌的發(fā)病與多種因素相關,各因素間有無協(xié)同或對抗作用尚待進一步研究。
(二)發(fā)病機制
和非孕期一樣,妊娠合并子宮頸癌的病理類型以鱗癌為最多見,其次為腺癌、腺鱗癌及黏液腺癌等。妊娠期宮頸上皮可發(fā)生不同程度的變化,如基底細胞增生、鱗狀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等,容易與原位癌相混淆。同時在妊娠期子宮內膜腺體增生、腺體上皮增生或腺瘤樣增生,也可被誤診為腺癌。因此在做出診斷前應特別提高警惕。根據癌細胞浸潤的程度和非妊娠期一樣分為原位癌和浸潤癌。
1、宮頸癌對妊娠的影響早期宮頸癌一般不影響妊娠,中、晚期患者不利于妊娠。兩者并存時,雖然宮頸癌對妊娠子宮發(fā)育、胎位無直接影響,但宮頸癌惡病質影響母體健康,且為了治療孕婦常常須行人工流產、放射治療,亦使妊娠提前終止、放棄胎兒或增加胎兒的死亡率,若宮頸癌合并妊娠因漏診而經陰道分娩時,往往引起宮頸撕裂、大出血、感染等影響母兒生命。
2、妊娠對宮頸癌的影響妊娠是否影響宮頸癌的生長或擴散尚存在爭論。但大多數學者認為妊娠期生殖器官血運和淋巴循環(huán)增加,加之雌激素的作用,妊娠促進癌腫的擴散和預后較差,宮頸癌的發(fā)生與多次妊娠及多次分娩呈正相關系。
(責任編輯:楊綺琴 )
文章關鍵詞:
廣醫(yī)三院3.8婦女節(jié)特別策劃|聽“她”說:我是女性,更是醫(yī)者
女性如何輕松調理“宮寒”癥狀?著名婦科主任對此作出了回應
宮頸癌患者懷孕生育要注意什么?
體檢發(fā)現乳房結節(jié)怎么辦?
吸煙:攝入尼古丁降低機體的免疫力,影響對HPV感染的清除,導致宮頸癌特別是鱗癌的風險增加。詳細>>
關于宮頸癌(即子宮頸癌)的發(fā)病原因尚不清楚,國內外大量資料證實,早婚、早育、多產及性生活紊亂的婦女有較高的患病率。目前也有認為包皮垢中的……詳細>>
宮頸炎是育齡婦女的常見病,有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宮頸炎常與急性子宮內膜炎或急性陰道炎同時存在,但以慢性宮頸炎多見。主要表現為白帶增多,呈……詳細>>
宮頸肥大的原因主要有慢性炎癥的長期刺激。宮頸肥大的主要臨床癥狀為白帶增多。另外,由于結締組織增生及炎癥沿宮頸旁或經宮骶韌帶向盆腔擴散,故……詳細>>
性活動過早、不潔性生活,性伴侶過多。現在的年輕人普遍地存在著婚前性行為現象,過早的性生活、頻繁地更換性伴侶以及性生活強度過大(每周4次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