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美女午夜福利|中文字幕人妻合集|91.cn。ww|自拍偷拍免费入口|中文无码专区 -|在线观看欧美成人|亚洲精品视频兔费|欧美日韩三级伦理片|亚洲第一成人冈一区二区|蜜桃在线播放av

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肝病頻道 > 肝病分類 > 正文

肝癌早期“指示燈”!

2017-11-15 11:56:32      

肝癌是我國位居第二的癌癥殺手,病人早期一般沒有什么不適,一旦出現(xiàn)癥狀就診,往往已屬中晚期,一般發(fā)病后生存時間僅為6個月,人稱癌中之王。

我國是肝炎大國,為肝癌的發(fā)生提供了龐大的基數(shù)人群,據(jù)新近統(tǒng)計,世界上每新增2例肝癌就有1例發(fā)生在中國,嚴重威脅著我國公眾的生命健康,并給國家醫(yī)療資源帶來了巨大負擔。挽救肝癌患者生命的關鍵是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手術,臨床中常用的早期檢查方法有影像學和血清標記物檢測,但都各有不足之處:影像學檢查往往不能成為普查方式,且常在腫瘤長到0.5~1cm以上時才在影像中肉眼可見,早期發(fā)現(xiàn)概率并不高;幾十年來,臨床上最常用、也幾乎是惟一的肝癌早期篩查血清標記物就是甲胎蛋白(AFP),但其敏感性有限,平均僅為56%,不能成為肝癌早期診斷的理想手段。

近年來開展的蛋白組學技術為找出新的肝癌標記物提供了可能。檢測血清中GP73可能成為肝癌早期診斷的重要方法,其敏感性和特異性明顯超過了AFP,引起了業(yè)界關注,但來自全世界的相關研究報道不多,且均來自美國,迄今尚無關于歐洲及亞洲地區(qū)人群的報道。

例乙肝肝癌患者、25例乙肝病毒攜帶者、12例非肝病患者和99例正常健康志愿者的AFP和GP73及相關肝癌血清指標進行了檢測和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所有受檢人的血清中都可檢測出GP73,但在健康人群和非肝病患者中水平很低;在乙肝病毒攜帶者中的水平雖高于健康和非肝病患者,但遠低于肝癌患者;GP73在肝癌患者中的水平最高,是乙肝病毒攜帶者的20倍。

GP73在肝癌患者中的敏感性達到76.9%,特異性達到92.8%;而AFP的敏感性僅為48.6%。有限的病例研究還提示,GP73在肝癌患者術后1周內仍維持一定水平,到術后1.5-2年時明顯下降,提示GP73蛋白在血中有一個降解過程。在肝癌患者中,GP73高低與腫瘤大小和分級沒有明顯相關性。

以上結果初步揭示了GP73高表達與我國乙肝為基礎的肝癌患者的密切關系,證明了其敏感性遠遠優(yōu)于傳統(tǒng)的AFP方法,為GP73成為肝癌早期診斷的新手段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并成為來自亞洲地區(qū)的有關GP73的惟一報道。

(責任編輯:楊綺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