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球碰撞,肝臟成兩瓣
一天下午5點多,南京某大學一男生在踢足球時發(fā)生撞擊,當即出現(xiàn)右側肋骨及右腹部劇痛,全身發(fā)冷,不能站立,兩小時后被送至醫(yī)院急救。結果開腹發(fā)現(xiàn)病人肝臟在2/3處嚴重破裂,被一分為二,中間僅靠一側血管和部分組織相連,腹腔內積血達6000多毫升,此時病人已處于休克狀態(tài)。
主刀醫(yī)生果斷決定,要努力設法保住肝臟、保住患者生命。醫(yī)生迅速結扎了肝右動脈等大血管,完全保留了肝門靜脈和膽道系統(tǒng),完整保住了右側肝臟。術后一個多月,患者破裂的肝臟已完全長好,功能恢復正常,手術獲得了成功。最近,該大學生康復出院。
球場上,發(fā)生沖撞是難以避免的,但一撞卻撞出了肝破裂,肝臟是這么脆弱的嗎?如果切除部分肝臟,患者能否生存呢?
肝破裂并不少見
現(xiàn)時生活中,隨著工業(yè)、建筑業(yè)與交通運輸業(yè)迅猛發(fā)展,意外性損傷,尤其腹部損傷的發(fā)生率逐漸增高。據美國多個中心統(tǒng)計,肝破裂在腹部鈍性損傷中占20%,在槍擊或銳器傷中占30%~40%。大家還記得1989年廣州首例槍擊民警案嗎?民警馮金明當時中槍倒在孫逸仙紀念醫(yī)院急診室門口,經全院多學科努力奮戰(zhàn)10個晝夜,仍未能挽留住英雄的生命,其致死病因就是嚴重的肝臟破裂。
肝臟破裂可分為病理性或非病理性破裂。非病理性肝破裂常見于車禍、高空墜落、鈍器擊打、槍擊或銳器刺傷等直接或間接性暴力,甚至新生兒在出生時經過過于狹窄的產道或搶救病人時不適當的胸外心臟按摩亦可引起肝臟損傷。而病理性肝破裂則常見于肝臟惡性腫瘤,尤其是肝癌。病理性肝臟破裂常為自發(fā)性破裂,無明顯的外力致傷因素,患者一般體質欠佳,呈消耗性體質,來勢兇猛,易危及生命。
容易“破碎”的肝臟
有歌詞唱“容易破碎的心”,其實肝臟才是真正容易破碎的。
廣東人喜好吃豬肝,無非因其爽脆可口。人的肝臟與豬的肝臟十分相似,均由眾多血竇樣組織所構成,其脆性較高。在剛入行時曾因在術中欲結扎一根縫在肝臟上的絲線而受到上級醫(yī)生嚴厲訓斥,惟恐不慎造成肝臟撕裂。肝臟為腹腔內最大的實質性器官,占人體體重的2%—3%,約重1200—1500克。固定于右上腹部,即在肋骨弓后面,通常在肋骨下不易觸及。故脆性如此之大及目標較大的器官加上相對固定,十分容易受外力直接或間接打擊而發(fā)生破損裂開。
肝臟血液十分豐富,流經肝臟的血液占心臟輸出量的25%,肝臟容量的30%是由血液構成的。一旦破裂,血竇內血液會像泉水一樣涌出,嚴重者瞬間出現(xiàn)休克甚至失去寶貴生命,尤其是近肝靜脈損傷(其發(fā)生率在肝外傷中僅占10%)。
處理,更重視非手術治療
盡管近代入院前救治技術的進展,使越來越多的危重患者能夠進入急診室,但肝破裂的死亡率仍很高(30%—100%)。因此,我們應當掌握一些預防及現(xiàn)場急救的常識。肝位于右胸下部或右腹上部,故應對此部位恰當保護,防止硬物鈍性打擊,如車禍中方向盤撞擊、棍棒打擊等,防止槍擊或銳性物體刺戳。一旦該部位受到鈍性或銳性的打擊后,出現(xiàn)該處疼痛伴有出冷汗、頭暈、心慌、手足冰冷、面色蒼白、腹部越來越脹或傷口出血不止,應立即讓傷者平臥不動,有傷口則用干凈(最好無菌)布料包扎。如有鹽水(不要太咸)可給予口服,同時注意呼吸頻率(正常在16—20次/分鐘)、脈搏(正常少于100次/分鐘);出事后立即呼叫救護車,緊急轉送病人。這時候要分秒必爭,早一分鐘,生存希望就多一分。
現(xiàn)時肝臟破裂的處理方式與過去有所不同,更重視非手術治療。如果受傷后一般情況穩(wěn)定,經檢查證實肝臟破裂較輕,無其他器官損傷,可考慮非手術治療,如補液等。當有以下情況時必須手術:受傷后血壓下降迅速且無法穩(wěn)定、合并其他器官損傷者,在治療中病情逐步變壞,等等。肝臟手術治療是一項相當高難度的外科治療,情況允許應選擇條件好、技術先進的醫(yī)院進行;但情況緊急無法選擇時,則不要因轉送病人而延誤治療,可在當地醫(yī)院邊行手術邊請求上級醫(yī)院派人支援指導。
肝臟是體內最大的“化工廠”,具有許多生理功能,如消化、物質代謝、貯存、解毒、血液凝固、膽汁生成與排泄等等。一旦此工廠罷工,人體的生命活動維持時間僅能以小時計。由此可見,其作用相當重要。然而,話分兩頭,正常情況下,如因疾病而手術切去全肝臟的70%—80%(應視為切除極量),病人仍可生存。
由于肝臟在人體內肩負如此重任,經常需要處理體內廢物或有害物質,所以,除易受到暴力損傷外,還容易受到各種化學性及生物性的損害,如酗酒。
由此可見,肝臟算得上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器官了。因此,請千萬要記住,保護肝臟就是保護你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