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結腸和直腸慢性非特異性炎癥性疾病,病變局限于大腸黏膜及黏膜下層。病變多位于乙狀結腸和直腸,也可延伸至降結腸,甚至整個結腸。病程漫長,常反復發(fā)作。本病見于任何年齡,但20~30歲最多見。潰瘍性結腸炎屬中醫(yī)學“下利”、“久泄”、“久痢”范疇,起病大多緩慢,有腹瀉腹痛、逐漸加重,便血和膿血便的癥狀,可伴有乏力、納差、消瘦等,嚴重者有發(fā)熱、多汗、便血、進行性消瘦等表現,諸癥中尤以腹瀉多見。西醫(yī)對于本病尚無特效的方法,而中醫(yī)辨證施治的效果良好。下面針對幾種類型的潰瘍性結腸炎,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應的治療方法。
濕熱困脾型
多因外邪侵襲,飲食不節(jié),或因濕熱困脾,損傷脾胃所致。常見癥狀有腹痛,膿血樣便,肛門灼熱,里急后重,納差,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療應清熱解毒,燥濕健脾,常用葛根黃岑黃連湯或白頭翁湯。二者均為治療濕熱腹瀉、里急后重、膿血便的常用方,均具清熱化濕之功,又能升發(fā)脾胃清陽之氣。若伴有氣虛而見腹部脹痛、納呆消瘦較甚者,可服用香砂六君子丸,以取益氣健胃、止痛化濕之功。
脾胃虛弱型
脾胃乃后天之本,主腐熟、運化水谷。若后天受損,脾胃陽虛,水谷不化,水濕停積,下注大腸,以至大腸出現充血、水腫、潰瘍。常見癥狀有溏泄,反復發(fā)作,食欲不振,腹痛腸鳴,腹脹不舒,稍進油膩食物則便次增多,大便常挾有黏凍和少量膿血,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虛緩。
治療這種類型的潰瘍性結腸炎應當補中健脾,和胃止瀉,服用參苓白術散為主。若久病不愈,中氣下陷,久泄不止,采用補中益氣丸治療;若脾胃虛衰,內有寒邪出現腹部冷痛、肢冷泄瀉,采用桂枝人參湯加減,以溫中散寒,夾濕者合平胃散,夾熱者合香蓮丸,陰寒內盛合附子理中丸溫中散寒。
參苓白術散注意事項:1.泄瀉兼有大便不通暢,肛門有下墜感者忌服。2.服本藥時不宜同時服用藜蘆、五靈脂、皂莢或其制劑。3.不宜喝茶和吃蘿卜以免影響藥效。4.不宜和感冒類藥同時服用。5.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糖尿病嚴重患者及孕婦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6.本品宜飯前服用或進食同時服。7.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兒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8.服藥二周后癥狀未改善,應去醫(yī)院就診。9.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10.本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11.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12.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脾腎陽虛型
脾主運化,腎為胃關,若腹瀉日久失治,損傷脾陽,下關不固而形成脾腎陽虛泄瀉。常見癥狀有腸鳴腹瀉,久瀉不愈,腹瀉常發(fā)于黎明前,泄后痛減,形寒肢冷,少食肢倦,面色白,腰膝冷痛,舌苔白,脈沉細無力。
治當溫暖脾腎,固澀止瀉,宜用四神丸,或合附桂八味丸治之。溫腎之目的是取其暖脾助水谷之運化。若久病氣血虧虛,出現精神倦怠,四肢乏力,心悸,頭暈之癥,應合十全大補丸以培補氣血。
四神完注意事項:忌食生冷、油膩。實熱泄瀉、腹痛禁用。
肝脾不和型
本型多因為精神刺激或情緒緊張或郁怒傷肝,或者肝旺克脾所致。常見癥候有胸滿痞悶,噯氣少食,受情緒影響即腸鳴腹瀉,瀉后腹痛,舌苔淡白,脈弦。
治宜疏肝解郁,調和脾胃,白術芍藥散為常用藥,主要功效是疏肝補脾,燥濕健胃,補中寓疏,瀉肝補脾,調和氣機,則痛瀉可止。
白術芍藥散注意事項:由于傷食而致之腹痛泄瀉,瀉后痛減者,不宜用。忌食生冷、油膩及刺激性食物。
寒熱錯雜型
寒熱錯雜型多由感受寒熱之邪,交織腸胃,腸胃功能失調所致。常見癥狀有腹瀉,黏液血便,腹部隱痛,遇冷痛瀉則甚,口苦少食,舌淡苔白膩,脈沉數或弦滑。
治宜清熱散寒,方用四逆散加當歸;若病邪內陷,臟腑功能失調,則氣血紊亂而成為寒熱夾雜、虛實相兼之病機,可呈現各種寒熱錯雜之現象,應予以烏梅丸,以取寒熱并用、邪正兼顧、澀腸止瀉之效。
四逆散注意事項:1.忌油膩食物。2.孕婦慎用。3.服藥期間保持情緒穩(wěn)定。4.服藥一周癥狀未明顯改善,或癥狀加重,應立即停藥并到醫(yī)院就診。5.對該藥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6. 該藥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7.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8. 請將該藥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9. 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該藥品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血瘀腸絡型
多因寒熱濕滯蘊結腸絡,日久導致血瘀絡傷,即所謂“久病必有瘀”。常見癥狀有少腹刺痛,痛有定處,按之甚痛,泄瀉不爽,有虛急之感,面色晦滯,舌邊有紫斑或暗紅,脈弦細或細澀。
治宜活血化瘀,清熱通絡,不僅行血分瘀阻,且能解氣分之郁結,使血絡暢通,祛瘀生新,瘀去氣行而收效。
江蘇省豐縣中醫(yī)院研究人員發(fā)表論文,指出參苓白術散聯(lián)合美沙拉嗪治療脾胃氣虛型潰瘍性結腸炎可以顯著縮短病程,改善病情評分,減輕機體炎癥,值得推廣應用。
將80例中醫(yī)辨證為脾胃氣虛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根據患者治療意愿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40例,2組均應用美沙拉嗪治療,治療組同時給予參苓白術散口服,6.0 g/次,3次/d。2組均以連續(xù)治療12周為1個療程,比較2組臨床療效。
治療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3個月后2組DAI評分、ESR及CRP水平均較治療前有顯著改善,但同期比較治療組改善更明顯,治療組臨床主要癥狀及體征消失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
若出現不明原因的長期的腹瀉腹痛,不妨試試參苓白術散。
(責任編輯:黃歷歷 )
文章關鍵詞:
瘡癰是指各種致病因素侵襲人體后引起的一切體表化膿感染,中國古代用以泛指多種外科疾患,是中醫(yī)外科疾病中最常見的一大類病證。七厘散有活血化瘀……詳細>>
腹瀉是最常見的胃腸道癥狀之一,引起腹瀉的原因很多,程度輕重不一,對于嚴重的腹瀉需要及時就醫(yī),但是輕度的腹瀉,往往可以到藥店選購藥品,在家……詳細>>
頭孢克洛分散片為廣譜半合成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對產青霉素酶金黃色葡萄球菌、A組溶血性鏈球菌、草綠色鏈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活性與頭孢羥氨芐相……詳細>>
痤瘡,也就是俗稱的青春痘,痤瘡不僅出現在青春期,其他時期也可能會有痤瘡 的煩惱。引起痤瘡的因素是比較多的,常見的因素包括飲食不當、人體內……詳細>>
粉刺又叫痤瘡,是毛囊皮脂腺單位的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有粉刺困擾的患者不妨試試涼血化瘀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