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早產兒護理需關注體溫調節(jié)、營養(yǎng)支持、呼吸管理、預防感染、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等。 1.體溫調節(jié):早產兒體溫調節(jié)能力差,要保持適宜的室內溫度和濕度,使用暖箱等設備。 2.營養(yǎng)支持:提倡母乳喂養(yǎng),若母乳不足,可選擇早產兒專用配方奶。 3.呼吸管理:密切觀察呼吸狀況,必要時給予吸氧支持。 4.預防感染: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護理人員做好手衛(wèi)生。 5.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進行早期干預,如撫觸、被動運動等。 6.皮膚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避免損傷。 7.眼部護理:定期檢查,預防視網膜病變。 早產兒護理需要醫(yī)護人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密切觀察早產兒的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處理,為早產兒的健康成長提供保障。
2024-10-21 13: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婦產科
-
早產兒出生時必須注意保暖,處理時動作要輕巧而迅速.受涼常會造成不可挽救的并發(fā)癥,產房溫度必須保持25℃左右.為了預防窒息,產程中最好不用對胎兒呼吸中樞有影響的麻醉,鎮(zhèn)靜藥.胎頭娩出時,先將胎兒口,鼻腔內的粘液擠出.未清除干凈者,可在胎全部娩出時用消毒吸管吸清,必要時用氣管內插管.口內勿用紗布揩,以免擦傷粘膜促成感染.有呼吸困難或青紫者及時給氧.待斷臍完畢,用消毒植物油紗布輕輕揩去頸下,腋下,腹股溝等皺褶處過多的胎脂,然后裹以布類.用0.25%氯霉素或0.5%新霉素眼藥水滴眼,預防結膜炎.處理就緒后,盡快轉入已調節(jié)好溫度的早產兒暖箱內. 護理方法 初生的早產兒入室后應先安靜4小時,頭側向一邊,使口內粘液向外流,以后每2~3小時輕換體位1次.每4小時測體溫1次,每日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之差不應超過1℃.如已穩(wěn)定在36~37℃間3次以上,可改為每日上午時及下午時各測1次.若體溫高于37℃或低于36℃,仍需每4小時測1次. 氧的使用以有呼吸困難或青紫,情況欠佳者為限,勿以氧吸入當作常規(guī).一般給氧數(shù)小時后青紫消失,呼吸正常時便可停止.如體重奪1000g以下的早產兒,可持續(xù)1晝夜.持續(xù)給氧最好不超過3天.禁忌放氧過事,濃度過高,時間過長,以免損傷嬰兒的眼及肺.哺喂時容易發(fā)紺的嬰兒,可于哺喂前后給予數(shù)分鐘氧吸入. 早產兒在臍帶脫落,創(chuàng)口愈合后才予沐浴.在不沐浴時,上半身在暖箱內進行擦澡護理,包裹上半身后再抱出清洗臀部.體重在1000~1500g以下者,可用消毒植物油或滑石粉輕擦皺褶處,以保護皮膚.護理中著重做好下列三點: 1.保暖早產兒由于體溫調節(jié)困難,因此護理中對溫,濕度的要求就顯得很重要. 早產鍺衣著以輕柔軟暖,簡便易穿為宜,尿布也要柔軟容易吸水為佳,所有衣著宜用帶系結,忌用別針和紐扣.睡暖箱者,除測體重外,護理工作盡量在暖內進行,操作時應邊門內進入,非萬不得已才打開箱蓋,以免箱內溫度波動過大. 凡體重增達2,000g左右或以上,一般情況良好,室溫維持在24℃時,在不加熱的暖箱內保持正常體溫,和每3小時用奶瓶喂奶一次吮吸良好,體重繼續(xù)上升者,可出暖箱. 2.由于早產兒生長發(fā)育較快,正確的喂養(yǎng)比足月兒更重要.生后開始喂養(yǎng)時間:一般早產兒可于生后2~4小時開始喂糖水,試喂1~2次無嘔吐者,6~8小時后再改喂奶液.曾發(fā)生過青紫,呼吸困難,體重過低或用手術產出者,可用靜脈滴注10%葡萄糖液60ml/kg/d,或應用全靜脈和部份高營養(yǎng)液,情況好轉后才改口服. 喂奶間隔時間:可根據(jù)不同體重安排,1000g以下每小時喂1次,1001~1500g者1.5小時1次,1,501~2,000g者2小時1次,2001~2500g者每3小時1次.夜間均可適當延長.如遇到攝入量不足,一般情況欠佳,吮吸力差,胃納欠佳易吐的嬰兒,白天晚間均以少量多次為宜.
2024-10-21 13:2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yī)師
威縣常屯衛(wèi)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1.如果寶寶在吃牛奶(估計應該不是,是不是配方奶?)趕快停止,換成早產兒專用配方奶.因為早產兒的消化系統(tǒng)較足月兒來說更差,各種消化酶缺失,膽酸分泌較少,對脂肪的消化吸收能力差.而且胃賁門括約肌松弛,容量小,易發(fā)生胃食道反流和溢乳.所以,市面上所售的配方奶是為足月寶寶生產的,不適合早產寶寶的腸胃,在一歲前最好不要接觸牛奶.2.寶寶側睡熟后,輕輕的把他的身體和小腦袋放平,每2個小時換一側睡或每天換一側睡;抱寶寶時隔斷時間就換一種抱法.目前不需要小枕頭,3個月后再使用輔助用具.3.一般來說,3個鐘頭就喂一次或按需哺乳,喂乳量根據(jù)寶寶的體重及耐受能力而定,原則上以不發(fā)生胃潴留及嘔吐為宜.寶寶知道自己吃飽了沒.使用奶瓶喂配方奶時,媽咪更多依靠奶瓶的刻度,而非寶貝的身體反應來判斷寶貝是否吃飽了,沒有固定理論來規(guī)定寶貝每天需要吃多少,寶貝有時會吃得多一些,有時會少一些,媽咪應注意觀察寶貝是否表現(xiàn)出滿意的神情,是否停止了進食.要順應寶貝的自然生理反應,這樣才有利于寶貝的大腦饑餓中樞和飽食中樞發(fā)育成熟,能對飽的生理信號做出靈敏的反應,避免吃得過多.4.寶貝吃奶嗆到了過會兒再吃,這很正常,這是寶貝的自我保護意識,足月寶寶也會嗆奶,等寶寶長得再大些,消化系統(tǒng)逐漸發(fā)育完善了,這個現(xiàn)象就少了.5.體溫正常,超過37.5為發(fā)熱.可能家里的室溫高了,早產兒體溫調節(jié)中樞不完善,室溫過高時,早產兒因汗腺發(fā)育差,體溫易升高;體溫過高時,只要把寶貝的衣服減少些,室溫調低就行,不用酒精擦,也不用退燒藥,注意觀察體溫,如體溫仍不降低,趕快去醫(yī)院處理.寶貝理想體溫:35.5-36.5,室溫:24-26度,濕度:55-65%6.要防止感染,接觸寶貝及寶貝的用品前,一定要洗手,防患未然最重要!寶貝的用品與大人的分開專門放置;奶瓶使用完后及時清洗,并在使用前,后開水燙洗,每周煮沸消毒一次即可(我家寶貝的奶瓶就如此處理,沒出現(xiàn)拉肚子);早產兒的皮膚柔嫩,屏障功能差,要注意保持皮膚的完整性,清潔,特別注意臀部的皮膚護理,寶寶大便后,及時清潔并使用護臀膏或油——小寶貝的屁屁比臉還重要!7.不要因為寶貝太小,太瘦弱而不太敢抱他,多抱抱他,洗完澡后堅持做撫觸,寶寶會越來越健康的.寶寶在子宮里由柔軟的肌層包圍著,很安全,很舒適,當他過早的離開母體,感受不到這種溫暖的包圍,會覺得緊張,不安全,處于這種感覺下,身體發(fā)育就會緩慢,就像大人很不舒服的時候希望有人能擁抱一下,更何況寶寶呢,他隨時都希望媽咪抱抱他,所以要多溫柔的抱抱他,讓他多感覺母親身上特有的氣味,就會覺得安全,很舒適,很滿足,總的來說,首要注意的是寶寶的衛(wèi)生問題,其次只要吃好,睡好,再多抱抱他就行了,希望你的寶貝健康成長!
2024-10-21 13:2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y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wèi)生院
一級
外科
-
早產兒護理需關注體溫調節(jié)、營養(yǎng)支持、呼吸管理、預防感染、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等。 1.體溫調節(jié):早產兒體溫調節(jié)能力差,要保持適宜的室內溫度和濕度,使用暖箱等設備。 2.營養(yǎng)支持:提倡母乳喂養(yǎng),若母乳不足,可選擇早產兒專用配方奶。 3.呼吸管理:密切觀察呼吸狀況,必要時給予吸氧支持。 4.預防感染: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護理人員做好手衛(wèi)生。 5.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進行早期干預,如撫觸、被動運動等。 6.皮膚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避免損傷。 7.眼部護理:定期檢查,預防視網膜病變。 早產兒護理需要醫(yī)護人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密切觀察早產兒的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處理,為早產兒的健康成長提供保障。
2024-10-21 13:1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y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y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早產兒出生時必須注意保暖,處理時動作要輕巧而迅速。受涼常會造成不可挽救的并發(fā)癥,產房溫度必須保持25℃左右。為了預防窒息,產程中最好不用對胎兒呼吸中樞有影響的麻醉、鎮(zhèn)靜藥。胎頭娩出時,先將胎兒口、鼻腔內的粘液擠出。未清除干凈者,可在胎全部娩出時用消毒吸管吸清,必要時用氣管內插管。口內勿用紗布揩,以免擦傷粘膜促成感染。有呼吸困難或青紫者及時給氧。待斷臍完畢,用消毒植物油紗布輕輕揩去頸下、腋下、腹股溝等皺褶處過多的胎脂,然后裹以布類。用0.25%氯霉素或0.5%新霉素眼藥水滴眼,預防結膜炎。處理就緒后,盡快轉入已調節(jié)好溫度的早產兒暖箱內。護理方法初生的早產兒入室后應先安靜4小時,頭側向一邊,使口內粘液向外流,以后每2~3小時輕換體位1次。每4小時測體溫1次,每日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之差不應超過1℃。如已穩(wěn)定在36~37℃間3次以上,可改為每日上午時及下午時各測1次。若體溫高于37℃或低于36℃,仍需每4小時測1次。氧的使用以有呼吸困難或青紫、情況欠佳者為限,勿以氧吸入當作常規(guī)。一般給氧數(shù)小時后青紫消失、呼吸正常時便可停止。如體重奪1000g以下的早產兒,可持續(xù)1晝夜。持續(xù)給氧最好不超過3天。禁忌放氧過事、濃度過高,時間過長,以免損傷嬰兒的眼及肺。哺喂時容易發(fā)紺的嬰兒,可于哺喂前后給予數(shù)分鐘氧吸入。早產兒在臍帶脫落、創(chuàng)口愈合后才予沐浴。在不沐浴時,上半身在暖箱內進行擦澡護理,包裹上半身后再抱出清洗臀部。體重在1000~1500g以下者,可用消毒植物油或滑石粉輕擦皺褶處,以保護皮膚。護理中著重做好下列三點:1.保暖早產兒由于體溫調節(jié)困難,因此護理中對溫、濕度的要求就顯得很重要。早產鍺衣著以輕柔軟暖、簡便易穿為宜,尿布也要柔軟容易吸水為佳,所有衣著宜用帶系結,忌用別針和紐扣。睡暖箱者,除測體重外,護理工作盡量在暖內進行,操作時應邊門內進入,非萬不得已才打開箱蓋,以免箱內溫度波動過大。凡體重增達2,000g左右或以上,一般情況良好,室溫維持在24℃時,在不加熱的暖箱內保持正常體溫,和每3小時用奶瓶喂奶一次吮吸良好,體重繼續(xù)上升者,可出暖箱。2.由于早產兒生長發(fā)育較快,正確的喂養(yǎng)比足月兒更重要。生后開始喂養(yǎng)時間:一般早產兒可于生后2~4小時開始喂糖水,試喂1~2次無嘔吐者,6~8小時后再改喂奶液。曾發(fā)生過青紫、呼吸困難、體重過低或用手術產出者,可用靜脈滴注10%葡萄糖液60ml/kg/d,或應用全靜脈和部份高營養(yǎng)液,情況好轉后才改口服。喂奶間隔時間:可根據(jù)不同體重安排,1000g以下每小時喂1次,1001~1500g者1.5小時1次,1,501~2,000g者2小時1次,2001~2500g者每3小時1次。夜間均可適當延長。如遇到攝入量不足,一般情況欠佳,吮吸力差,胃納欠佳易吐的嬰兒,白天晚間均以少量多次為宜。喂奶方法:按早產兒具體情況而定。1)直接哺喂母奶:出生體重較大已有吮吸能力的可試用此法。2)奶瓶喂養(yǎng):也只能用于體重較大的并已有吮吸力的早產兒。用小號奶瓶,奶液不易轉冷。橡皮奶頭要軟,開孔2~3個,大小以倒置時奶液適能滴出為度。流奶過快,來不及吞咽,易致窒息;流奶過慢,吮吸費力,易使疲倦而拒食。3)胃管喂養(yǎng):適用于吮吸吞咽能力不全,體重較低的早產兒。插時不宜過急,先用鑷子將胃管插入1~2cm后,再插入1~2cm。一般通過上鼻甲后即無多大阻力,插好后檢查咽喉是否見該管直線往下;再將體外端管口置入溫開水中查看有無氣泡,該氣泡是否與呼吸有關;若無關,再試注2ml溫開水入管內。用上述三步即可檢查鼻胃管是否插入胃中。胃管體外段末端引至暖箱外面套接于20或30ml注射器外管,掛于奶架上,即可灌奶。胃管內空氣向上排除后,奶液便可自動漸漸流入。每次流奶完畢,再倒2~3ml溫開水,沖洗管腔。孕周小于32周,體重小于1,500g者,輸入各種和人奶近似的氨基酸和脂類、10%葡萄糖、各種維生素和電解質,65~100ml/kg/d,最多勿超過3天。對于消化道畸形手術后暫時不能喂養(yǎng)或嚴重的呼吸系疾病,低體重兒等攝入量不足者,也可采用消化道外頸靜脈補充營養(yǎng)。喂哺早產兒以母乳最為相宜,應盡量鼓勵產婦維持母奶。在母乳不足的情況下,也可考慮用早產兒配方奶人工喂養(yǎng)。早產兒對糖的消化吸收最好,其次為蛋白質,對脂肪的消化吸收能力最差。因此以半脫脂奶較為理想。3.防止感染早產兒室應該有空氣調節(jié)設備,保持恒溫、恒濕和空氣新鮮。初生后應側向右睡,以防嘔吐物吸入。平時經常調換臥位,以助肺部循環(huán)和防止肺炎。一般可在喂奶后側向右,換尿布后側向左,用奶瓶喂奶時最好左手托起頭、背或抱喂。喂后輕拍背部使喛氣后再側臥。易吐的可取半坐臥式片刻,以免奶液吸入呼吸道或嘔吐后流入外耳道引起感染。一旦發(fā)現(xiàn)有感染,患兒即應隔離。
2024-10-22 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