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小名 住院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診所
其他
內科
-
鹽酸多西環(huán)素片的藥物相互作用較為復雜,包括影響其他藥物代謝、增強或減弱藥效、增加不良反應風險等。常見的有與抗凝藥、降糖藥、茶堿類藥物、苯妥英鈉、巴比妥類藥物的相互作用。 1. 抗凝藥:如華法林,鹽酸多西環(huán)素片可能增強抗凝作用,增加出血風險。 2. 降糖藥:像甲苯磺丁脲等,可能影響降糖效果,導致血糖波動。 3. 茶堿類藥物:如氨茶堿,合用時可能使茶堿血藥濃度升高,增加毒性反應。 4. 苯妥英鈉:會使苯妥英鈉血藥濃度降低,影響其療效。 5. 巴比妥類藥物:如苯巴比妥,可能加速鹽酸多西環(huán)素片的代謝,使其藥效減弱。 6. 制酸藥:如碳酸氫鈉,會降低鹽酸多西環(huán)素片的吸收,影響療效。 7. 含鈣、鎂、鋁等金屬離子的藥物:如氫氧化鋁,會與鹽酸多西環(huán)素片形成不溶性絡合物,降低其吸收和藥效。 在使用鹽酸多西環(huán)素片時,應告知醫(yī)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藥物,醫(y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調整用藥方案,以避免藥物相互作用帶來的不良影響。用藥期間務必遵醫(yī)囑。
2024-10-28 15:14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鼠疫? 鼠疫(plague)是由鼠疫桿菌引起的烈性傳染病,系廣泛流行于野生嚙齒動物間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人類主要通過染菌鼠蚤的叮咬或經呼吸道吸入含菌的飛沫與塵埃而感染。本病傳染性強、病死率高,屬于國際檢疫的傳染病。在我國將本病例為甲類傳染病進行管理。主要通過染菌的鼠蚤為媒介,經人的皮膚或呼吸道而受感染,臨床主要特點是發(fā)熱、嚴重毒血癥癥狀、淋巴結腫大、肺炎及出血傾向、畏寒、不適、頭及四肢疼痛、惡心、喉痛,最早被蚤叮咬的地方其相關的淋巴結出現淋巴腺炎,受害的淋巴結發(fā)熱、腫脹、紅腫、變軟、化膿。本病起病急驟,病情嚴重,傳染性強,病死率高,易引起大流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