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潘云華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yī)院
三級甲等
推拿科
-
低頻電療法是應用頻率1000Hz以下的脈沖電流治療疾病的方法,其種類豐富,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首先是感應電療法,它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產生的一種雙相、不對稱的低頻脈沖電流,具有興奮神經肌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等作用,常用于治療廢用性肌萎縮、軟組織粘連等。 其次是神經肌肉電刺激療法,該療法根據(jù)刺激的部位和目的不同,又可分為功能性電刺激和失神經肌肉電刺激。功能性電刺激主要用于肢體運動功能的康復,如幫助偏癱患者恢復肢體運動;失神經肌肉電刺激則針對因神經損傷導致的肌肉失神經支配情況,防止肌肉萎縮。 再者是間動電療法,它是將直流電與不同波型的低頻脈沖電流疊加,有止痛、促進血液循環(huán)、緩解肌肉緊張等功效,常用于各種疼痛性疾病,如神經痛、肌痛等。 另外,還有經皮神經電刺激療法,通過皮膚將特定的低頻脈沖電流輸入人體,刺激神經達到鎮(zhèn)痛目的,在臨床上廣泛用于治療各種急慢性疼痛。 最后是痙攣肌電刺激療法,通過對痙攣肌和拮抗肌交替進行電刺激,調整肌肉的張力,常用于治療上運動神經元損傷后的痙攣狀態(tài)。 低頻電療法在康復治療等領域應用廣泛,不同的療法有其獨特的作用和適用范圍。
2025-09-23 07: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