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達 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中醫(yī)院
三級甲等
血液科
-
血紅蛋白偏低通常意味著貧血,以下為你詳細介紹可能的原因。 首先是營養(yǎng)不良,這是比較常見的因素。比如缺乏鐵元素,鐵是制造血紅蛋白的關鍵原料,當飲食中缺鐵,或有胃腸道疾病影響鐵的吸收時,就會導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缺乏維生素B12和葉酸也會影響血紅蛋白的合成,它們參與紅細胞的發(fā)育成熟過程,長期攝入不足會造成巨幼細胞貧血。 其次是慢性疾病,許多慢性疾病會干擾身體的造血功能。例如慢性感染,像肺結核、慢性腎盂腎炎等,炎癥因子會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慢性肝病會影響凝血因子和蛋白質的合成,進而影響血紅蛋白的生成。慢性腎病患者,腎臟分泌的促紅細胞生成素減少,導致紅細胞生成不足。 再者是失血,包括急性失血和慢性失血。急性失血常見于外傷、手術等情況,短時間內大量失血會使血紅蛋白迅速降低。慢性失血則較為隱匿,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導致的消化道出血,女性月經過多等,長期少量失血會逐漸消耗體內的鐵儲備,最終導致缺鐵性貧血。 另外,造血干細胞異常也會引發(fā)血紅蛋白偏低,如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造血干細胞受損,無法正常生成足夠的血細胞。白血病等血液系統(tǒng)腫瘤,異常的白血病細胞會抑制正常造血。
2025-09-24 06: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