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鳳霞 主任醫(yī)師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yī)院
三級
肝病一科
-
接觸過陽性患者后不一定會感染,這受到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 首先是病毒方面的因素。不同的病毒,其傳染性有所差異。例如,某些變異株的傳播力較強,接觸后感染的風險相對更高。而且病毒的載量也很關(guān)鍵,如果陽性患者排出的病毒載量高,與之接觸的人感染幾率就可能增加。比如,患者處于病毒復(fù)制活躍期,咳嗽、打噴嚏時釋放出大量病毒,此時近距離接觸就比較危險。 其次是接觸者自身的情況。接觸者的免疫力強弱起著重要作用。免疫力強的人,身體的免疫系統(tǒng)能夠更好地抵御病毒的入侵,即使接觸到病毒,也可能將其清除而不發(fā)病。例如,年輕人通常身體機能較好、免疫力強,相比老年人和兒童,感染的可能性相對較低。另外,接觸者是否接種過相關(guān)疫苗也有影響。疫苗可以刺激機體產(chǎn)生抗體,在接觸病毒時,這些抗體能夠識別并中和病毒,降低感染風險和減輕癥狀。 再者是接觸的方式和防護情況。如果是近距離、長時間的密切接觸,且沒有采取防護措施,如未佩戴口罩、沒有保持安全距離等,感染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相反,若接觸時做好了防護,如正確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等,就能有效降低感染的幾率。
2025-10-02 12: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