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艷紅 主任醫(yī)師副教授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yī)院腫瘤內科
結直腸癌、胃癌、胃腸間質瘤、食管癌、小腸癌、闌尾癌等消化道腫瘤的免疫、靶向和化學治療。
醫(yī)生介紹
腫瘤內科主任、主任醫(yī)師、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從事胃腸道腫瘤的臨床科研工作15年,曾留學美國Fred Hutchinson癌癥中心,擅長結直腸癌、胃癌、胃腸間質瘤、食管癌、小腸癌、闌尾癌等消化道腫瘤的免疫、靶向和化學治療,研究方向結直腸癌的藥物敏感性和臨床研究,所主導的FOWARC研究兩次獲得ASCO口頭報告,在JCO、JAMA、Lancet Oncology、BJC、BMC cancer等雜志發(fā)表論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28篇。主持和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6(第五),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第四)。
受教育經(jīng)歷
2005/09-2008/12,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防治中心,博士
2001/07-2003/07,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碩士
1996/09-2001/06,中山醫(yī)科大學,臨床醫(yī)學,學士
研究工作經(jīng)歷
2011/01-至今,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yī)院,副教授
2007/09-2008/09,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癌癥中心,訪問學者
2007/04-2010/12,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yī)院,主治醫(yī)師
2006/01-2007/03,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主治醫(yī)師
2003/07/2005/12,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住院醫(yī)師
receiving radiochemotherapy,第一作者,發(fā)表在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學術任職:
1.中國抗癌協(xié)會藥物臨床研究委員會委員
2.中國抗癌協(xié)會大腸癌專業(yè)委員會青年委員及化療組委員
3.中國南方臨床腫瘤研究協(xié)會結直腸癌專業(yè)委員會副主委
4.廣東省醫(yī)學會腫瘤學分會委員及生物標志學組副組長
5.廣州抗癌協(xié)會大腸癌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6.廣東省醫(yī)院管理協(xié)會腫瘤靶向與個體化治療委員會副主委
7.廣東省抗癌協(xié)會腫瘤靶向與個體化治療分會常委
8.廣東省健康管理協(xié)會腫瘤學分會常委
9.廣東省抗癌協(xié)會化療專業(yè)委員會委員
10.廣東省女醫(yī)師協(xié)會理事會常務理事
11.ASCO會員
12.《中華胃腸外科雜志》特邀審稿專家
13.Annal Oncology中文版編委
科研教學
主要論著:
1.《Modified FOLFOX6 With or Without Radiation Versus Fl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 With Radiation in Neoadjuvant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 Initial Results of the Chinese FOWARC Multicent》第一作者,發(fā)表在JCO
2. High SLFN11 expression predicts better survival for patients with KRAS exon 2 wild type colorectal cancer after treated withadjuvant oxaliplatin-based treatment,第一作者,發(fā)表在 BMC CANCER
3.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KRAS wild-type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is identical after sequential treatment with cetuximab and bevacizumab regardless of the sequence – A retrospective single-center,通訊作者,發(fā)表在 Gastroeneterology report
4. KRAS as a predictor of poor prognosis and benefit from postoperative FOLFOX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tage II and III colorectal cancer,通訊作者,發(fā)表在 Molecular On cology
5. ALDH1 is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for patients with stages II-III rectal cancer after
榮譽獎項:
1.汪建平,蘭 平,王 磊,吳小劍,鄧艷紅等,基于肛門功能和性功能保護的直腸癌治療關鍵技術創(chuàng)新與推廣應用,中國科技部,科技進步二等獎,2016
2. 王 磊,蘭 平,鄒志鴻,鄧艷紅,康 亮,吳小劍,范新娟,駱衍新,楊祖立,陳典克,馬騰輝,袁紫旭,鐘清華,秦啟元,汪建平,結直腸癌防治關鍵技術創(chuàng)新與推廣應用,廣東省科技廳,省級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019
3. 蘭 平,吳小劍,王 磊,何曉生,練 磊,鄒一豐,何小文,汪 挺,鄧艷紅,周 軍,郭學峰,楊祖立,黃美近,汪建平,結直腸炎癥與腫瘤的基礎與臨床系列研究,廣東省科技廳,省部級,一等獎,2012
4.廣東省“千百十人才培養(yǎng)工程”第八批校級培養(yǎng)對象
5.2017廣東特支計劃科技創(chuàng)新青年拔尖人才
- Q:
- A:
子宮及雙側附件切除并淋巴清掃術后是否繼續(xù)化療,取決于多種因素,如腫瘤分期、病理類型、患者身體狀況、化療效果以及治療目標等。 1. 腫瘤分期:早期腫瘤可能不需...詳細»
- Q:
- A:
鼻咽癌患者放療后,飲食方面要特別注意營養(yǎng)均衡、易消化、避免刺激性食物等。具體包括食物選擇、進食方式、飲食禁忌、營養(yǎng)補充、飲食規(guī)律等。 1. 食物選擇:多吃富...詳細»
- Q:
- A:
夏季癌癥病人化療后,飲食應注重營養(yǎng)均衡、清淡易消化、補充水分、注意食品安全、多吃新鮮蔬果等。 1. 營養(yǎng)均衡:攝入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魚肉、雞肉、豆類、蛋類...詳細»
- Q:
- A:
癌癥晚期患者的飲食和用藥需要綜合考慮,包括增強營養(yǎng)、緩解癥狀、提高生活質量等。飲食上要注重營養(yǎng)均衡、易消化,藥物方面則以減輕痛苦為主。同時,要關注患者的心理...詳細»
- Q:
- A:
出現(xiàn)腸鳴增多、臍周隱痛、腹脹打嗝、吞咽及胸部阻塞感,可能是胃炎、消化不良、胃腸功能紊亂、食管炎、食管痙攣等原因引起,不一定是食道癌。 1. 胃炎:胃黏膜的炎...詳細»
- Q:
- A:
胰腺腫瘤患者化療后身體瘦弱、食欲不振,可通過飲食調整、藥物治療、中醫(yī)調理、心理干預及適量運動來改善。 1.飲食調整:選擇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營養(yǎng)的食物,如魚肉...詳細»
- Q:
- A:
癌癥患者在化療期間能否食用西洋參補身,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來判斷,包括患者的體質、化療藥物的反應、西洋參的功效、患者的基礎疾病以及飲食搭配等。 1. 患者體質...詳細»
- Q:
- A:
判斷癌癥所屬分期不能僅依據(jù)發(fā)病時間、癥狀和手術時間,還需綜合腫瘤大小、浸潤深度、有無轉移、病理類型等。 1.腫瘤大?。狠^小的腫瘤通常分期較早,較大腫瘤可能分...詳細»
- Q:
- A:
靶向治療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腫瘤臨床治療的重要手段。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是靶向治療的主要靶標。EGFR主要位于細胞膜上,屬受體酪氨酸激酶家族。EGFR被配體...詳細»
- Q:
- A:
乳腺浸潤導管癌是常見的乳腺癌類型,生物治療是一種新興療法。對于您妻子的情況,生物治療方案需綜合考慮病情、身體狀況等。包括治療藥物選擇、治療周期安排、可能的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