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y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y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腦干區(qū)腔隙灶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其診斷依靠影像學檢查,治療包括藥物、生活方式調整等。常見原因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動脈硬化、血栓形成等。 1.高血壓:長期高血壓會損傷血管壁,增加腔隙灶風險。患者需規(guī)律監(jiān)測血壓,遵醫(yī)囑服用降壓藥,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貝那普利等。 2.高血脂:血脂異常可導致血管內皮損傷。要控制飲食,適量運動,必要時服用降脂藥,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 3.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會損害血管。需嚴格控制血糖,可使用降糖藥,如二甲雙胍、格列美脲、胰島素等。 4.動脈硬化:動脈彈性降低,易形成血栓。戒煙限酒,保持良好心態(tài)。 5.血栓形成:血液凝固性增加易形成血栓??蓱每寡“寰奂幬?,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總之,對于腦干區(qū)腔隙灶,患者要積極配合治療,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復查,以控制病情,預防復發(fā)。
2025-01-10 03:1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yī)師
中原油田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中心光明醫(yī)院
一級
內科
-
當然一般是這個意思的啊.凡腦深部穿通動脈閉塞引起的腦梗塞,經巨噬作用使留下梗塞灶直徑小于2mm者,稱為腔隙性腦梗塞.多位于底節(jié),內囊,丘腦,腦橋,少數位于放射冠及腦室管膜下區(qū).
2015-12-10 01:5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yī)師
威縣常屯衛(wèi)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腔隙性腦梗死,系高血壓小動脈硬化引起的腦部動脈深穿支閉塞形成的微梗死,也有認為少數病例可由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脫落崩解導致的微栓塞引起,由于CT和MRI的普及應用,其發(fā)病率相當高,約占腦梗死的20%~30%.凡腦深部穿通動脈閉塞引起的腦梗死,經巨噬作用使留下梗死灶直徑小于2mm者,稱為腔隙性腦梗死.多位于底節(jié),內囊,丘腦,腦橋,少數位于放射冠及腦室管膜下區(qū).本病的治療,基本上同腦血栓形成,應積極治療高血壓,尤為病史中已有過腔隙性梗死者需要防止復發(fā),同時應注意壓不能過快過低.
2015-12-09 22:5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腔隙性腦梗塞,也可以叫腔隙灶.只是說法省略了.如果是CT檢查的腦干腔隙灶,一般準確性要差一些,最好是做MRI(磁共振)檢查,可以更準確的診斷. 因為CT檢查腦干時,容易有偽影(是顱骨形成的),會影響判斷.當然如果有明確的臨床癥狀,那么是可以結合病史做出判斷. 上述分析和意見供你參考,希望可以幫你解決問題.
2015-12-09 19:3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y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wèi)生院
一級
外科
-
腔隙灶是指腦內直徑小于1.5CM的梗死灶,很多老年人有,很多病人沒有感覺,是否出現病癥取決于病灶的位置,如果損傷重要部位病人可出現肢體麻木,無力等癥狀.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腔隙性腦梗塞.腔隙性腦梗死(lacunarinfarction),系高血壓小動脈硬化引起的腦部動脈深穿支閉塞形成的微梗死,也有人認為少數病例可由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脫落崩解導致的微栓塞引起,由于CT和MRI的普及應用,有人統(tǒng)計其發(fā)病率相當高,約占腦梗死的20%~30%.凡腦深部穿通動脈閉塞引起的腦梗死,經巨噬作用使留下梗死灶直徑小于2mm者,稱為腔隙性腦梗死.多位于底節(jié),內囊,丘腦,腦橋,少數位于放射冠及腦室管膜下區(qū).病因:腦深部穿通動脈閉塞引起,本病的腦動脈可有下列改變:(一)類纖維素性改變:見于嚴重高血壓,血管壁增厚,小動脈過度擴張,呈節(jié)段性,血腦屏障破壞,血漿性滲出.(二)脂肪玻璃樣變樣:多見于慢性非惡性高血壓患者,直徑小于200μm的穿通動脈,腔隙病灶中可發(fā)現動脈脂肪變性.(三)小動脈粥樣硬化:見于慢性高血壓患者,直徑為100~400μm的血管,有典型的粥樣斑動脈狹窄及閉塞.(四)微動脈瘤:常見于慢性高血壓患者.
2015-12-09 18:5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