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拉肚子怎么辦:防治小兒腹瀉的食譜
對于正處于發(fā)育關鍵期的寶寶來說,腹瀉不但直接影響他們對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假若護理不當導致病情加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新生寶寶腹瀉,究其原因可分為腸道內感染、腸道外感染和非感染性腹瀉三大類。媽媽要找出原因,對癥下藥,才能事半功倍。
下面介紹一些常用的食療方:
一、脫脂酸牛奶
材料:100毫升去脂冷牛奶,36%酵酸液4毫升,或85%乳酸10滴。
制作:冷牛奶加酵酸液,乳酸。
功用:牛奶經乳酸桿菌發(fā)酵后變成酸奶。此種酸奶中乳糖已分解成半乳糖,適用于腹瀉患兒。
二、焦米湯
材料:米粉,糖。
制作:將米粉放在鍋內用文火炒至焦黃,加少量糖和水煮沸后服用。
功用:焦米湯有一定的熱能,米粉炒熱后可使部分淀粉轉變成糊精,利于消化吸收;炒焦后的淀粉還有吸附腸內毒素及氣體的作用。
三、蘋果泥
材料:蘋果,鹽。
制作:蘋果切塊,搗成果泥后食用。每天食蘋果泥2—3次,每次30—60克。也可取蘋果一個洗凈切碎,加鹽0。8—0。9克,糖5克,水250毫升共煎湯,分2—3次飲用。
功用:適用于6月齡以上小兒。蘋果含有果酸,能吸附毒素,并含有鞣酸,具有收斂作用,適宜于小兒腹瀉癥。
四、胡蘿卜汁
材料:鮮胡蘿卜100克,鹽。
制作:取鮮胡蘿卜洗凈切碎放入鍋內,加鹽3克、適量水,煮爛后去渣取汁,每天分2—3次服用。
功用:有健脾消食作用。
五、胡蘿卜山楂煎
材料:鮮胡蘿卜兩個,炒山楂15克,紅糖適量。
制作:上述材料用水煎服。每天服數(shù)次,連服2—3天。
功用:對傷食腹瀉有效。
六、淮山藥粥
材料:粳米50克,淮山藥細粉20克。
制作:上述材料同煮成粥,每日2—3次。
功用:具有健脾的功效。對遷延性、慢性腹瀉有效。
七、薏米雞內金粥
材料:生薏米30克,雞內金一個,粳米25克。
制作:上述材料同煮成粥。
功用:患兒食之,有利濕健胃消食的功效。
八、雞蛋黃油
材料:新鮮雞蛋
制作:把雞蛋煮熟,取出蛋黃,用手按扁,放入鍋內用溫火焙烤約10分鐘,然后再翻過來,如此幾次,蛋黃由黃變褐,黃油同時析出,裝入瓶中待用。單服蛋黃油3—4毫克(一個雞蛋的含油量),早晚各服一次,連服三次。
功用:可治小兒腹瀉。此方適用于6月齡以上的小兒,有補脾益胃和止瀉作用。
九、香菇湯
材料:香菇6—8朵,鹽。制作:香菇洗凈(若基部帶有菌木則不必洗掉,保留效果更好),加水兩碗,用沙鍋煎煮至一小碗,加少許食鹽服。一次服下,每日兩次。
功用:有止瀉功效。
十、姜茶飲
材料:干姜絲、綠茶各3克。
制作:上材加水150毫升煮開后隨意飲用?;蚪啵荷?克,大米30克加水適量煮粥,再調一點糖和鹽食用,每天兩次。
功用:此茶飲具有祛寒止瀉作用。
(責任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 上海六一兒童醫(yī)院
- 廈門兒科醫(yī)院
- 盤錦私密整形醫(yī)院
- 蘭州早泄醫(yī)院
- 七臺河不孕不育醫(yī)院
- 上饒癲癇病醫(yī)院
- 鞍山男科醫(yī)院
- 西安遠大白癜風醫(yī)院
- 濟寧甲狀腺醫(yī)院
- 鄭州華夏中醫(yī)白癜風醫(yī)院
- 鄭州華夏中醫(yī)白癜風醫(yī)院
- 通遼精神病醫(yī)院
- 新鄉(xiāng)牛皮癬醫(yī)院
- 煙臺男科醫(yī)院
- 南京華廈銀屑病專病門診
- 鶴崗胃腸醫(yī)院
- 蘇州東吳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 太原九州銀屑病研究院
- 慶陽市男科醫(yī)院
- 鶴崗腦癱醫(yī)院
- 汕頭牛皮癬醫(yī)院
- 濟南眼科醫(yī)院
- 撫州不孕不育醫(yī)院
- 上海江城皮膚病醫(yī)院
- 蘇州瑞金白癜風
- 大連航天醫(yī)院
- 東營不孕不育醫(yī)院
- 成都中醫(yī)哮喘醫(yī)院
- 邯鄲風濕病醫(yī)院
- 保定京濟醫(yī)院
合作醫(yī)生
健康科普
專家答疑
下體分泌物增多是為什么
2025-09-27體外射精能導致懷孕嗎
2025-09-27快射精的時候拔出來了會不會懷孕?
2025-09-27行完房后有水流出是怎么回事
2025-09-27可麗藍驗孕棒多久能測出來?
2025-09-27第一次同房會很痛嗎
2025-09-27副作用最小的避孕藥是什么
2025-09-27生化妊娠 hCG 要降到多少才正常
2025-09-27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和成人睡眠大不同!超80%家長不知嬰兒睡覺笑真相
2025-09-28兒童感染風疹病毒怎么辦 這份指南請收好
2025-09-28緊急!嬰兒囟門被碰,不重視這些危害將追悔莫及
2025-09-28兒童發(fā)燒時,退燒藥與物理降溫哪個更有效
2025-09-28七周歲女孩身高體重不標準,試試這些運動方法
2025-09-28注意!新生兒膽道閉鎖癥狀易被忽視!
2025-09-283大原因揭秘:嬰兒為何拉綠色大便
2025-09-28八個月寶寶便秘,傳統(tǒng)方法和現(xiàn)代妙招大比拼
202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