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調節(jié)中樞未發(fā)育成熟
寶寶不比大人,他們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還沒有發(fā)育成熟,因此對周圍環(huán)境氣溫變化的適應性比較差。如果寶寶在日光下暴露的時間稍長一些,體溫就很容易快速升高,從而導致中暑……[詳細]
導讀:夏日炎炎,孩子在外面玩得臉蛋通紅,滿頭大汗是常有的事。細心的媽媽要學會判斷孩子是不是中暑了。當孩子出現(xiàn)渾身發(fā)燙、體溫升高,同時顯得煩躁不安、頭痛惡心、心慌無力,甚至突然昏倒、四肢肌肉發(fā)生抽動時,這就是中暑了。如果你發(fā)現(xiàn)孩子有中暑的跡象,應該立即把他從高溫的地方轉移到陰涼通風透氣的地方或者室溫<25℃的空調房間。然后,解開孩子的衣服,讓他散熱,同時根據(jù)中暑的輕重程度作相應的急救處理。 [詳細]
寶寶不比大人,他們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還沒有發(fā)育成熟,因此對周圍環(huán)境氣溫變化的適應性比較差。如果寶寶在日光下暴露的時間稍長一些,體溫就很容易快速升高,從而導致中暑……[詳細]
通常,天熱的時候人的汗腺分泌會明顯增加,汗水在皮膚表面蒸發(fā)時可以帶走部分熱量。但是寶寶汗腺不發(fā)達,數(shù)量又少,且體內水分貯存也有限,這種散熱方式不太管用……[詳細]
人的肺部在呼氣時可將熱氣排出體外,如果環(huán)境溫度過高,吸入的是熱空氣,反而會使體溫上升。寶寶新陳代謝的速度本來就很快,產(chǎn)熱多,如果周圍環(huán)境溫度超過體溫,反而會促使體溫上躥……[詳細]
天氣炎熱,當毛細血管擴張時,可使含熱較高的血液流向體表,使熱量向外散發(fā)。寶寶的體表面積相對較大,皮膚表皮細薄,通透性大,血管分布充沛,如果外界溫度過高,就不能散熱,反而吸熱……[詳細]
炎夏酷暑,熱浪滾滾,4歲以下的寶寶特別容易中暑,酷熱引起的中暑會損害寶寶的健康。遇到寶寶出現(xiàn)發(fā)熱、出冷汗、皮膚發(fā)紅,寶寶煩躁不安,呼吸、脈搏加快,爸媽就要提高警惕:寶寶中暑了。
一般寶寶中暑的癥狀分三類:
先兆中暑:在高溫的環(huán)境下出現(xiàn)頭痛、眼花、耳鳴、頭暈、口渴、心悸、體溫正常或略升高,短時間休息可恢復。
輕度中暑:除以上癥狀外,體溫在38℃以上,面色潮紅成蒼白、大汗、皮膚濕冷、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經(jīng)休息后,寶寶可恢復正常。
重度中暑:也稱熱衰竭,表現(xiàn)為:皮膚涼;過度出汗;惡心、嘔吐;瞳孔擴大;腹部或肢體痙攣;脈搏快;常伴有昏厥,昏迷,高熱甚至意識喪失……[詳細]
如果你的孩子有頭暈頭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的癥狀,但是體溫沒有超過38℃,可以用冷濕敷的辦法進行降溫。具體做法是:把毛巾疊成兩層或四層放在冰水或冷水中浸濕,取出擰去一些水分,使毛巾滴水即可。讓孩子仰臥在床上,把毛巾放在孩子額頭上,可以用兩塊毛巾交替更換。同時可以讓孩子……[詳細]
如果孩子體溫超過38.5℃,渾身皮膚干燥發(fā)燙,除上述措施外,還必須采取冰水或酒精擦浴來快速降溫。在家里如果一時找不到冰水或酒精,也可以用白酒來代替。具體做法是:(1)酒精擦浴法:先把孩子身上的衣服全部脫掉,找一塊小毛巾或一些紗布,蘸上經(jīng)過稀釋的酒精……[詳細]
1.立即將寶寶移到通風、陰涼、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樹蔭下或有冷氣的房間休息;
2.讓寶寶仰臥,維持呼吸道的通暢,解開衣扣,脫去或松開衣服,用濕毛巾擦拭全身降溫;如寶寶的衣服已被汗水濕透……
3.在寶寶意識清醒前不要讓其進食或喝水,意識清醒后少量多次飲淡鹽水,補充足夠的水分和鹽分,每次飲水量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
4.不要讓寶寶吃油膩食物,過多食用會增加消化系統(tǒng)的負擔,使大量血液滯留于胃腸,而輸送到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
家長要根據(jù)氣溫環(huán)境的變化給孩子合理增減衣服。在炎熱的時候,成人穿多少,小孩就應該穿多少,只要寶寶的小手和小腳摸上去不涼,就表明穿得比較適度。但要注意寶寶的小肚皮比較薄,因此易著涼,引發(fā)拉肚子。媽媽最好給胸腹蓋上保溫的被子或者帶上個小肚兜,尤其是睡覺時。衣著要寬松、柔軟、衣料以薄薄的全棉紗類為佳,既可使寶寶的皮膚免受刺激和過敏……[詳細]
孩子活動多時要鼓勵他們多飲水,可以飲用少量淡鹽水,在炎熱的夏季和干燥的季節(jié),爸爸媽媽應當每20~30分種讓孩子喝一點兒水。讓孩子漸漸形成睡前喝水,起床喝水,游戲時喝水.飯前半小時喝水的好習慣。除了直接飲水,夏季還可以盡量多紿寶寶煲一點兒綠豆湯,清涼解暑的湯,自然晾晾,讓孩子隨時飲用,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中也含有大量的水分如西瓜、黃瓜……[詳細]
有時,也要避免讓孩子到高溫戶外活動35度以上的高溫下帶孩子曬太陽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應盡量選擇清晨或晚上比較涼爽的時間去活動,出去要給孩子涂上防曬霜,戴帽子,要保證充足的水份補充,為孩子準備小手巾或濕巾……[詳細]
在夏季給孩子剃成小光頭,有利于散熱,避免出痱子。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外出時注意戴遮陽帽和打遮陽傘,注意避免陽光直接照射頭部,如果日光中的紫外線直接照在頭部,紫外線的這種輻射可以透過大腦皮層,使腦組織充血水腫。臨床表現(xiàn)為頭暈、頭痛、耳鳴、惡心和嘔吐。嚴重者可出現(xiàn)昏迷、嗜睡……[詳細]
夏季的氣溫高,溫度大。正常成人通過神經(jīng)系統(tǒng)調節(jié)皮膚,使出汗增加,一般都能適應。而嬰兒神經(jīng)系統(tǒng)調節(jié)功能還未完善,很容易發(fā)生暑熱,出現(xiàn)脫水癥、中暑等。如果是母乳喂養(yǎng),母乳會增強嬰兒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調節(jié)功能,減少或避免以上病癥的發(fā)生。嬰兒斷奶最好別在夏季,最理想的時間是春季和秋季……[詳細]
不少父母、老人都認為,小寶寶把小胳膊小腿全露出來的"清涼"打扮,既能幫助散熱又遮住了胸腹等重點部位,不至于讓孩子著涼,但其實未必。專家指出:如果氣溫超過35℃,皮膚裸露在外不僅不涼爽反而會吸熱,容易導致孩子中暑,夏天小兒因衣著太過單薄而著涼已成為兒科常見現(xiàn)象……[詳細]
主編:杜麗華 策劃:方徽雯 編輯:方徽雯 監(jiān)制:鄒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