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
您好,,,我想請問一下,,,我老公是乙肝病毒攜帶者,,我懷孕之前并不知情,,不過他在我懷孕之前都有定期去做檢查,,檢查結果都沒有問題,,那這樣的話我女兒會不會被傳染???我一直是健康的,后來也去查了下,我本身還是有抗體的。還有就是我女兒出生后乙肝疫苗是打的,可是免疫球蛋白是沒有打的,,這樣有沒有問題??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立寧 主治醫(yī)師
聊城市人民醫(yī)院
三級甲等
風濕免疫科
-
你好,乙肝病毒的傳染方式主要就是性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只要母體是正常的,就不會傳染給嬰兒,和父親沒有關系,你的這種情況孩子肯定是不會傳染的,按正常程序接種乙肝疫苗就可以了,也不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如果母體有乙肝病毒,那么懷孕時候就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嬰兒出生后也需要注射免疫球蛋白。
2018-07-02 10:3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y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wèi)生院
一級
外科
-
您好,注射乙肝疫苗沒有效果,原因除了個體差異以外,與是否正確使用乙肝疫苗有密切關系。衛(wèi)生部審定:乙肝疫苗注射間隔為0月(首針時),1個月和6個月共同注射三針。陽性母親(HBsAg陽性或HBsAg和HBeAg雙陽性)所生新生兒,接種劑量為每針30微克。陰性母親所生新生兒三針的劑量為30、10和10微克。一般兒童或易感者,每針為10微克。接種部位應為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如注射部位不當、間隔不準、劑量不足等,都可能會影響疫苗的免疫效果。據國外報道,因為新生兒及小兒的脂肪層比較厚,如果把疫苗注射在臀部或前臂的脂肪層里,就會明顯降低疫苗的作用,對肥胖兒童更要加倍注意,使之收到預期的效果。值得提出的是,據調查,即使在正確使用乙肝疫苗的條件下,也可能有10%左右的接種者,血液檢查抗-HBs仍為陰性,這就是常說的沒有發(fā)生陽轉現象,說明注射效果不佳。一般認為對已經注射三針乙肝疫苗以后,沒有出現陽轉現象的接種者,經驗血確定以后可以在最后一針半年~1年后再注射一針乙肝疫苗(10微克)。這樣,其中的大多數人均可以獲得較滿意的效果。所以建議你兒子再注射一針乙肝疫苗。還要注意的是,目前使用的乙肝疫苗不是終生免疫疫苗,全程免疫(三針)后有效期大約3~5年時間,因此,最好在3~5年后再進行一次加強免疫,就更能有效地預防乙型肝炎的感染了。
2016-08-10 16:2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對乙肝疫苗無應答者或低應答者的處理,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處理前,需排除是否存在低水平的乙肝病毒HBV感染?,F已發(fā)現,部分無應答者經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證明體內存在HBV-DNA。下列措施對提高無應答或低應答者的抗-HBsAg水平有一定幫助。
2016-08-10 16:27
?。?)更換疫苗:對接種血源性乙肝疫苗后無應答者,可改用基因工程重組乙肝疫苗接種,使之成為低應答者;對接種無前S乙肝疫苗后無應答者,可改用有前S的乙肝疫苗。
?。?)增加接種次數:有人曾對無應答或低應答者增加接種1~3次,可使38%~75%的接種者抗-HBs陽轉,或提高其水平。
?。?)改變接種途徑:有人對肌肉注射疫苗后無應答者改用皮內接種,每2周一次,直至遲發(fā)性變態(tài)反應呈陽性為止。有報道稱,接種8周后抗-HBstg即可由陰轉陽,20周后血清抗-HBsAg水平可達到10Iu/L。
(4)與小劑量白細胞介素-2聯合接種。
(5)并用佐劑:有人試用?;撬?,接種疫苗前一日與接種當日各口服1次,每次12g,可提高抗-HBs應答率;也曾有人試用合成五肽(TP-5),每周3次,每次50mg皮下注射,連用3周,用此佐劑3次后再用乙肝疫苗40ug,可取得提高抗-HBs水平的效果。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y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y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沒有什么問題,不必過分擔心,注射疫菌后沒有抗體??梢钥紤]一下以下措施。
2016-08-10 16:34
(1)更換疫苗:對接種血源性乙肝疫苗后無應答者,可改用基因工程重組乙肝疫苗接種,使之成為低應答者;對接種無前S乙肝疫苗后無應答者,可改用有前S的乙肝疫苗。
(2)增加接種次數:有人曾對無應答或低應答者增加接種1~3次,可使38%~75%的接種者抗-HBs陽轉,或提高其水平。
?。?)改變接種途徑:有人對肌肉注射疫苗后無應答者改用皮內接種,每2周一次,直至遲發(fā)性變態(tài)反應呈陽性為止。有報道稱,接種8周后抗-HBstg即可由陰轉陽,20周后血清抗-HBsAg水平可達到10Iu/L。
(4)與小劑量白細胞介素-2聯合接種。
(5)并用佐劑:有人試用?;撬幔臃N疫苗前一日與接種當日各口服1次,每次12g,可提高抗-HBs應答率;也曾有人試用合成五肽(TP-5),每周3次,每次50mg皮下注射,連用3周,用此佐劑3次后再用乙肝疫苗40ug,可取得提高抗-HBs水平的效果。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是可是要空腹抽血的,請就診二級以上的醫(yī)院是可以的!國內已把聚合酶鏈反應技術應用于:
2016-08-10 16:41
1、單純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增高者,用于技術判別它是否為肝病病毒感染。
2、調查肝病核心抗體單項陽性者是否為慢性肝病病毒感染。
3、鑒定肝病表面抗原陰性供血者中肝病病毒的攜帶者4、重新評定無癥狀肝病病毒攜帶者分泌物有無傳染性。
5、對環(huán)境中肝病病毒感染的傳播作進一步調查認識。
6、判定藥物滅活肝病病毒的效果。
7、檢測血源性制品和肝病疫苗的安全性。
8、檢測慢性肝炎病情活動時,肝病病毒的低復制狀態(tài)。
9、為母嬰傳播或水平傳播提供鑒定依據。
10、肝硬變病程進展作病因學調查。
11、對肝癌作分子病理學研究。
12、調查對肝病疫苗無反應的原因。
13、在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及肝外臟器各組織中的肝病病毒的病原學調查。
14、研究肝病病毒基因變異。
15、了解肝病病毒核苷酸序列中同位突變,來追溯流行時的傳染源等。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yī)師
重慶渝都生殖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醫(yī)生建議:你好,乙肝疫苗是用于預防乙肝的特殊藥物。疫苗接種后,可刺激免疫系統(tǒng)產生保護性抗體,這種抗體存在于人的體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現,抗體會立即作用,將其清除,阻止感染
2016-08-10 16: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