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敏 副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y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暴瀉急性腸炎患者多在夏秋季突然發(fā)病,并多有誤食不潔食物的病史,有呈暴發(fā)性流行的特點,病人多表現為惡心、嘔吐在先,繼以腹瀉,每天3~5次,甚至數十次不等,大便呈水樣,深黃色或帶綠色,惡臭,可伴有腹部絞痛、發(fā)熱、全身酸痛等癥狀。大便常規(guī)檢查及糞便培養(yǎng),血白細胞計數可正?;虍惓?,病人以惡心、嘔吐為表現者稱急性胃炎;以腹痛、腹瀉為表現者常稱為急性腸炎;臨床上往往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同時并見,故亦稱急性胃腸炎。急性腸炎?是由于伙食不當,進食發(fā)酵分解或腐敗污染的食物所致腸道的急性炎癥,其致病菌多為沙門氏菌屬,由于微生物對腸粘膜的侵襲和刺激使胃腸道的分泌、消化、吸收和運動等功能障礙,最終導致糞便稀薄,排便次數增加。臨床上與急性胃炎同時發(fā)病者,又稱為急性胃腸炎。
2016-11-19 14:38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暴瀉? 暴瀉病,又名暴注,是指發(fā)病突然,以排便次數劇增,瀉下急迫為特征的內科急性病證。早在《素問》中已提到針灸治療“飧泄”。而暴瀉的針灸治療,在唐代《備急千金要方·卷三十》中即有記載:“陰陵泉、隱白,主胸中熱,暴泄”。金元時期,《儒門事親》也強調灸水分對本證的良好療效,劉完素則用灸大椎的方法治療“寒熱水泄”?,F代醫(yī)學中的急性腸炎、急性食物中毒,及某些腸道過敏所致的急性腹瀉均歸屬于本證范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