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卓勝青 副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
三級甲等
心內(nèi)科
-
高血壓患者在選擇藥物時,往往希望找到對腎損傷較小的藥物。常見的有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鈣通道阻滯劑、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等。若身體感到不適,務必立刻就診,遵循醫(y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勿自行開處方。 1.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依那普利、貝那普利等,能改善腎小球內(nèi)高壓、高灌注和高濾過狀態(tài),減少尿蛋白排泄,延緩腎損害進展。 2.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像纈沙坦、氯沙坦等,作用機制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類似,能有效降壓并保護腎臟。 3.鈣通道阻滯劑: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可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對腎臟血流影響較小。 4.利尿劑:氫氯噻嗪等,適用于輕中度高血壓,使用時需注意監(jiān)測電解質。 5.β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比索洛爾等,通過降低心率和心輸出量來降壓,對腎臟也有一定保護作用。 高血壓患者選擇降壓藥時,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綜合考慮自身情況,如血壓水平、合并疾病等,個體化選擇對腎損傷小且能有效控制血壓的藥物。
2024-12-03 1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