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藻是原核生物,又叫藍綠藻藍細菌;大多數(shù)藍藻的細胞壁外面有膠質衣,因此又叫粘藻。在所有藻類生物中,藍藻是最簡單、最原始的一種。--詳細介紹
藍藻不具葉綠體、線粒體、高爾基體、中心體、內(nèi)質網(wǎng)和液泡等細胞器,唯一的細胞器是核糖體。含葉綠素a,無葉綠素b,含數(shù)種葉黃素和胡蘿卜素,還含有藻膽素(是藻紅素、藻藍素和別藻藍素的總稱)。一般說,凡含葉綠素a和藻藍素量較大的,細胞大多呈藍綠色。同樣,也有少數(shù)種類含有較多的藻紅素,藻體多呈紅色,如生于紅海中的一種藍藻,名叫紅海束毛藻,由于它含的藻紅素量多,藻體呈紅色,而且繁殖的也快,故使海水也呈紅色,紅海便由此而得名。藍藻雖無葉綠體,但在電鏡下可見細胞質中有很多光合膜,叫類囊體,各種光合色素均附于其上,光合作用過程在此進行。藍藻的細胞壁和細菌的細胞壁的化學組成類似,主要為肽聚糖(糖和多肽形成的一類化合物);貯藏的光合產(chǎn)物主要為藍藻淀粉和藍藻顆粒體等。細胞壁分內(nèi)外兩層,內(nèi)層是纖維素的,少數(shù)人認為是果膠質和半纖維素的。外層是膠質衣鞘以果膠質為主,或有少量纖維素。內(nèi)壁可繼續(xù)向外分泌膠質增加到膠鞘中。有些種類的膠鞘很堅密拌可有層理,有些種類膠鞘很易水化,相鄰細胞的膠鞘可互相溶和。膠鞘中可有棕、紅、灰等非光合作用色素。藍藻的藻體有單細胞體的、群體的和絲狀體的。最簡單的是單細胞體。 藍藻(藍細菌)在膠化的母細胞壁內(nèi)而成為群體,如若反復分裂,群體中的細胞可以很多,較大的群體可以破裂成數(shù)個較小的群體。有些單細胞體由于附著生活,有了基部和頂部的極性分化,絲狀體是由于細胞分裂按同一個分裂面反復分裂、子細胞相接而形成的。有些絲狀體上的細胞都一樣,有些絲狀體上有異形胞的分化;有的絲狀體有偽枝或真分枝,有的絲狀體的頂部細胞逐漸尖窄成為毛體,這也叫有極性的分化。絲狀體也可以連成群體,包在公共的膠質衣鞘中,這是多細胞個體組成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