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牛肝菌,學(xué)名美味牛肝菌(Boletusedulis)。主要別名有大腳菇、白牛頭、黃喬巴、炒菌,也稱大腿蘑、網(wǎng)紋牛肝菌,屬于真菌類。美味牛肝菌的子實體為肉質(zhì),傘蓋褐色,直徑最大可達25厘米,1千克重,菌蓋厚,下面有許多小孔,類似牛肝,可生食,也可制成干制品。白牛肝生長于云南松、高山松、麻櫟、金皮櫟、....--詳細介紹
白牛肝菌,學(xué)名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主要別名有大腳菇、白牛頭、黃喬巴、炒菌,也稱大腿蘑、網(wǎng)紋牛肝菌,屬于真菌類。美味牛肝菌的子實體為肉質(zhì),傘蓋褐色,直徑最大可達25厘米,1千克重,菌蓋厚,下面有許多小孔,類似牛肝,可生食,也可制成干制品。白牛肝生長于云南松、高山松、麻櫟、金皮櫟、青風(fēng)櫟等針葉林和混交林地帶,單生至群生。常與櫟和松樹的根形成菌根。產(chǎn)于6~10月,溫暖地區(qū)稍出得早些,溫涼、高寒地區(qū)出得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