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guī)多項異常,是否需吃藥治療?
今天查血常規(guī),有幾項屬于異常,請問需要吃藥嗎?白細胞11.1,中性粒細胞74%,淋巴細胞35%,紅細胞3.3,血紅蛋白濃度105,平均紅細胞體積75,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24.5,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296,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馮茹 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三級甲等
血液內科
-
血常規(guī)檢查出現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等多項異常,是否需要吃藥治療,取決于多種因素,如異常的程度、癥狀表現、基礎疾病、身體整體狀況以及后續(xù)檢查結果等。 1. 白細胞升高:白細胞計數為 11.1,高于正常范圍,可能提示有炎癥感染。如果同時有發(fā)熱、咳嗽、咽痛等感染癥狀,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但如果沒有明顯癥狀,也可能是生理性升高,如劇烈運動后,可先觀察,暫不用藥。 2. 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中性粒細胞比例 74%偏高,常見于細菌感染。若有明確感染灶,如肺炎、膽囊炎等,需抗感染治療。 3. 淋巴細胞比例:淋巴細胞 35%,在正常范圍邊緣。病毒感染時淋巴細胞比例常升高,還需結合癥狀判斷。 4. 紅細胞和血紅蛋白降低:紅細胞 3.3 及血紅蛋白濃度 105,提示輕度貧血。平均紅細胞體積、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和濃度降低,可能是缺鐵性貧血??上韧ㄟ^飲食調整,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豬肝、菠菜等。若效果不佳,可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鐵劑,如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等。 5. 綜合判斷:還需要進一步檢查,如 C 反應蛋白、降鈣素原等,以明確感染情況;檢查血清鐵、鐵蛋白等,明確貧血原因。同時要關注自身癥狀變化。 總之,僅憑一次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不能確定是否需要吃藥,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2025-03-05 13:5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yī)師
重慶渝都生殖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根據您的血常規(guī)結果,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偏高,淋巴細胞偏低,說明有細菌感染。紅細胞、血紅蛋白、平均紅細胞體積、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都低,說明是缺鐵性貧血。您好,由于您有細菌感染,建議服用頭孢克肟。您有輕度缺鐵性貧血,建議服用左旋糖酐鐵和葉酸,平時注意多吃豬肝、豬血、黑木耳、花生衣、大棗等。醫(yī)生詢問:
2016-01-06 22:5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你白細胞11.1,是細菌感染的表現,但是具體情況,還是要根據你的其他癥狀進行診斷與治療。建議你進行其他相關檢查確診后,在用藥。
2016-01-06 11: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中性粒細胞增多? 中性粒細胞增多定又為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增加,比正常人群平均值多2個標準差以上,年齡大于1個月的兒童和各年齡組成人中性桿狀核和分葉核粒細胞計數大于7.5×10^9/L ,小于1個月的嬰兒大于26×10^9/L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