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尿頻尿不盡且排尿無力是何原因
最近我發(fā)現自己在生活中會有不對勁的地方,因這么多天來我還老是會覺得自己的尿尿突然就開始變得非常頻繁了,有時候我沒有多少的尿量都會非常的想要上廁所,每次當我去尿尿的時候我就會覺得自己的勁是分不足,好像我的尿尿都沒有尿完我就會停止尿尿了,憋得我非常的不舒服.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古迪 主任醫(yī)師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三級甲等
泌尿外科
-
尿頻、尿不盡且排尿無力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泌尿系統感染、前列腺問題、膀胱功能異常、精神心理因素、糖尿病等。 1.泌尿系統感染:細菌侵入泌尿系統,引發(fā)炎癥,刺激膀胱和尿道,導致尿頻、尿不盡等癥狀。常見的致病菌有大腸桿菌等。治療常使用左氧氟沙星、頭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2.前列腺問題: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炎會壓迫尿道,影響排尿??赏ㄟ^藥物如坦索羅辛、非那雄胺等治療。 3.膀胱功能異常:如膀胱過度活動癥,膀胱肌肉收縮不穩(wěn)定。治療藥物有托特羅定、米拉貝隆等。 4.精神心理因素:緊張、焦慮等情緒可能導致這種情況。需要調整心態(tài),必要時進行心理疏導。 5.糖尿?。貉强刂撇患褧r,可能影響神經功能和腎臟功能,出現尿頻等癥狀。要控制血糖,常用二甲雙胍、胰島素等。 出現尿頻、尿不盡且排尿無力的癥狀,應引起重視。建議及時就醫(yī),進行相關檢查,如尿常規(guī)、前列腺超聲等,明確病因后進行針對性治療。同時,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避免憋尿,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2025-03-23 13:0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尿頻是指排尿次數增多。正常成人每天日間平均排尿4~6次,夜間就寢后0~2次;嬰兒晝夜排尿20~30次。如排尿次數明顯增多,超過了上述范圍,就是尿頻。引起尿頻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有如下幾種: (1)尿量增加:當尿量增加時,排尿次數亦會相應增多。在生理情況下,如大量飲水、吃西瓜、喝啤酒,由于進水量增加,通過腎臟的調節(jié)和濾過作用,尿量增多,排尿次數亦增多,便出現尿頻。在病理情況下,如部分糖尿病、尿崩癥患者飲水多,尿量多,排尿次數也多。但均無排尿不適感覺?! ?2)炎癥刺激:膀胱內有炎癥時,神經感受閾值降低,尿意中樞處于興奮狀態(tài),產生尿頻,并且尿量減少(成人<300~500毫升/次)。因此,尿頻是膀胱炎的一個重要癥狀,尤其是急性膀胱炎、結核性膀胱炎更為明顯。其它,如前列腺炎、尿道炎、腎盂腎炎、小兒慢性陰莖頭包皮炎、外陰炎等都可出現尿頻。在炎癥刺激下,往往尿頻、尿急、尿痛同時出現,被稱為尿路刺激征,俗稱“三尿征”。 (3)非炎癥刺激:如尿路結石、異物,通常以尿頻為主要表現?! ?4)膀胱容量減少:如膀胱占位性病變、妊娠期增大的子宮壓迫、結核性膀胱攣縮或較大的膀胱結石等?! ?5)精神神經性尿頻:尿頻僅見于白晝,或夜間入睡前,常屬精神緊張或見于癔病患者。此時亦可伴有尿急、尿痛。
2016-01-20 14: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yī)師
重慶渝都生殖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考慮還是屬于尿路炎癥的情況建議口服三金片氧氟沙星,鹽酸黃連素聯合治療忌食辛辣,戒煙酒,多喝水,多吃冬瓜,綠豆,苦瓜等利尿去火的食物。
2016-01-20 09:1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yī)師
冠縣人民醫(y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你這種情況多是由于局部感染炎癥引起的上述不適癥狀,建議積極的服用用抗菌消炎藥物進行治療。建議積極的在醫(yī)生當面指導下口服維生素c、氟哌酸.君必清.三金片.蒲地藍消炎片一塊治療,期間避免吃生冷辛辣刺激容易上火的食物,必要的時候到醫(yī)院就診治療。
2016-01-20 07:5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UTl)是指病原體直接侵入尿路,在尿液中生長繁殖,并侵犯尿路黏膜或組織而引起損傷9按病原體侵襲部位的不同,分為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腎盂腎炎又稱為上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合稱下尿路感染。可根據有無臨床癥狀,分為癥狀性泌尿道感染和無癥狀性菌尿。據國內外文獻報道,一般成年女性泌尿系感染的患病率為3%~4.5%,而65歲以上時則增至15%~20%。男性50歲以前很少發(fā)生泌尿系感染,而65~70歲時有3%~4%患病,70歲以后其患病率也可達20%以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