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子宮腺肌病是子宮內膜腺體及間質侵入子宮肌層引起的疾病。卵泡性囊腫是卵泡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形成的囊狀結構。二者成因復雜,癥狀多樣,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 1. 子宮腺肌病成因:多次妊娠及分娩、人工流產、慢性子宮內膜炎等造成子宮內膜基底層損傷,使子宮內膜侵入子宮肌層。 2. 卵泡性囊腫成因:內分泌失調,促性腺激素分泌異常,導致卵泡發(fā)育異常形成囊腫。 3. 子宮腺肌病癥狀:月經失調,如經量增多、經期延長;進行性加重的痛經。 4. 卵泡性囊腫癥狀:部分患者無癥狀,有癥狀者可能出現下腹疼痛、月經紊亂。 5. 治療方法:子宮腺肌病可采用藥物治療,如達那唑、孕三烯酮、GnRH-a 等,癥狀嚴重者可行子宮切除術;卵泡性囊腫較小且無癥狀者通常觀察隨訪,較大或有癥狀者可使用口服避孕藥調整月經周期,必要時手術治療。 總之,子宮腺肌病和卵泡性囊腫都需要引起重視,一旦發(fā)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yī),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2025-02-11 06:2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全科
-
子宮腺肌病是子宮內膜腺體及間質侵入子宮肌層引起的疾病。卵泡性囊腫是卵泡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形成的囊狀結構。二者成因復雜,癥狀多樣,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 1. 子宮腺肌病成因:多次妊娠及分娩、人工流產、慢性子宮內膜炎等造成子宮內膜基底層損傷,使子宮內膜侵入子宮肌層。 2. 卵泡性囊腫成因:內分泌失調,促性腺激素分泌異常,導致卵泡發(fā)育異常形成囊腫。 3. 子宮腺肌病癥狀:月經失調,如經量增多、經期延長;進行性加重的痛經。 4. 卵泡性囊腫癥狀:部分患者無癥狀,有癥狀者可能出現下腹疼痛、月經紊亂。 5. 治療方法:子宮腺肌病可采用藥物治療,如達那唑、孕三烯酮、GnRH-a 等,癥狀嚴重者可行子宮切除術;卵泡性囊腫較小且無癥狀者通常觀察隨訪,較大或有癥狀者可使用口服避孕藥調整月經周期,必要時手術治療。 總之,子宮腺肌病和卵泡性囊腫都需要引起重視,一旦發(fā)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yī),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2025-02-11 03:2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