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y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醫(y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寶寶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于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xiàn)于皮膚、黏膜及鞏膜黃疸為特征的病癥,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后2~3天出現(xiàn),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xù)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癥狀。若生后24小時即出現(xiàn)黃疸,2~3周仍不退,甚至繼續(xù)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復出現(xiàn)或生后一周至數(shù)周內才開始出現(xiàn)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人們常常簡單地把黃疸病看作就是皮膚發(fā)黃,其實這只說對了一半,皮膚發(fā)黃只是外表現(xiàn)象。正常人體血液里含有一定量的色素物質,叫做膽紅素,如因生理和病理原因使血液里的膽紅素增高,皮膚、眼白等處就會發(fā)黃?! ∧切┰蚩梢痼w內膽紅素升高呢? 第一,紅細胞破壞太多太快。體內的膽紅素約80%是由衰老的紅細胞被破壞而形成的。如果紅細胞破壞太多太快,膽紅素激增,就會引起黃疸。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黃疸就屬于這一類,新生兒生后24小時內就出現(xiàn)黃疸,而且進展很快,皮膚呈現(xiàn)金黃色。當血里的膽紅素超過20毫克%時,膽紅素就可能進入腦細胞,干擾腦細胞的正常活動和功能,引起核黃疸,威脅新生兒的生命。目前對嚴重黃疸雖已有了較好的治療方法,但要取得理想的療效,還必須在發(fā)生核黃疸前及時搶救。家長在觀察黃疸程度時,應注意選擇天然光線充足的地方,并反復多次察看有否加重。對黃疸進展迅速的新生兒要及時就醫(yī)?! 〉诙渭毎麛z取、結合和排泄膽紅素發(fā)生障礙。由于肝細胞發(fā)炎或肝細胞內缺少一種酶,或這種酶活力低,就不能很好排泄膽紅素,如患新生兒肝炎或敗血癥等。出生一周內的新生兒產生生理性黃疸,就是因肝臟酶活力低下這個原因。有的嬰兒吃了母乳也會引起這種類型的黃疸,因為母乳內含有一種具脂肪成分的孕酮物質。嬰兒哺乳后,這種脂肪成分很快被脂肪酶分解,釋放出游離脂肪酸,它可以增加小腸對膽紅素的吸收而導致黃疸,但嬰兒是健康的。以上情況都稱為肝細胞性黃疸?! 〉谌?,由于膽管阻塞,膽紅素不能排泄到小腸,使膽汁淤積在肝細胞或膽道內而引起黃疸。我們稱它為阻塞性黃疸,如新生兒膽道閉鎖、膽汁粘稠等 西醫(yī)藥治療 1光照療法:新生兒裸體臥于光療箱中,雙眼及睪丸用黑布遮蓋,用單光或雙光照射,持續(xù)24——48小時,膽紅素下降到7毫克/公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療?! ?酶誘導劑:常用苯巴比妥,劑量:5——6mg/kg/日 能自愈多喂糖水可使黃疸加快消退,不必治療。但遇黃疸較嚴重時應予光療并作進一步檢查,以防夾雜病理性黃疸。 濕熱型黃疸可見到小兒皮膚黃而鮮明,其色如枯色,伴見發(fā)熱、煩躁、啼哭、口渴、嘔吐、尿黃、便秘等癥狀,常用茵陳、梔子、大黃、黃芩、車前子、竹茹、陳皮等中藥治療,伴見高熱、煩躁喘促,或抽搐、或昏迷,并且有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此型—般病情較重,多為核黃疸病人。中成藥可灌服安宮牛黃丸、紫雪丹等,湯藥可用水牛角、生石膏、炒梔子、黃連、茵陳、菖蒲、大黃、鉤藤等藥,水煎服。若患兒已昏迷則中藥灌不進去時,可用茵陳、梔子、大黃、甘草煎湯,保留灌腸,一日一次,或采用針灸,西藥搶救等辦法綜合治療?! ○鰷忘S疽可見面目及全身發(fā)黃,黃色較深且晦暗,并逐漸加重,身體消瘦,飲食減少,大便溏稀,并伴有皮膚出血而見瘀斑瘀點等,中醫(yī)認為此為熱邪深入,傷及脾胃,瘀阻血分,因此治療要活血化瘀,養(yǎng)肝健脾,中藥可用柴胡、赤芍、白芍、當歸、桃仁、紅花、川芎、佛手、陳皮、茯苓、山藥、雞血藤等藥物?! ∑裥忘S疸的小兒皮膚發(fā)黃,日久不易退,其色晦暗,面色無華,體質消瘦,乏力納少,大便溏軟,四肢欠溫,治療可用健脾化濕、和中之法,中藥可用茵陳、白術、干姜、黨參、山藥、茯苓、佛手、菖蒲、郁金、焦山楂等,中成藥可用健脾丸,地茵合劑等。[編輯本段]治療新生兒黃疸的中藥方 1.新生兒黃疸中藥方1-濕熱蘊郁中焦,發(fā)為陽黃 精神倦怠,飲食不佳,身熱,頭痛厭食,惡心嘔吐,胃脘不適,大便白如陶土,小便深黃,眼睛及周身發(fā)黃。 清熱利濕 茵陳10克,梔子6克,犬黃6克,黃柏6克,郁金6克,砂仁2.4克,滑石12克,苡仁10克,青皮6~11克,炒三仙各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劑,早晚兩次分服。 本方癥為黃疸,屬于急性傳染性肝炎。本病大多由于飲食不潔,濕熱熏蒸,癥狀表現(xiàn)為厭食油腥,脘腹不適,大便色白,皮膚發(fā)黃。故治以茵陳蒿湯加味,療效尚穩(wěn)妥。本方采用茵陳、梔子、黃柏、滑石、苡仁清利濕熱;青皮、川樸、炒三仙、砂仁調氣化滯;大黃、郁金逐熱散瘀行血退黃。全方組方合理,共奏清熱利濕退黃之效。2.新生兒黃疸中藥方2-濕熱內蘊,氣滯血瘀 患兒神疲易倦,食少惡心,舌質微紅,苔薄白,上腭乳黃,脈弦數(shù)。 清熱利濕,調氣活血 青黛3克,紫草9克,乳香6克,白芷6克,焦楂9克,茜草9克,綠茶9克 水煎服,每日一劑,早晚兩次分服?! ”痉桨Y為黃疸性肝炎,實熱型,濕熱郁于肌膚,氣不得運,血不得行,膽汁外溢,以致皮膚鞏膜發(fā)黃。對于此類黃疸,醫(yī)生除常用青黛、紫草、乳香等清解熱毒,活血化瘀藥退黃外,還常用綠茶來降轉氨酶。名老中醫(yī)認為,綠茶主治肝膽濕熱,有清肝、醒腦、祛濕、利水、退黃之功。3.新生兒黃疸中藥方3-濕邪內蘊,肝脾失和 皮膚、鞏膜發(fā)黃,色澤晦暗,尿黃染尿布,大便色淺黃,稀粘不成形,食納不佳,舌質淡,苔白微膩?! 〗∑⒒瘽?,利膽退黃 生麥芽9克,茵陳15克,金錢草9克,穿腸草6克,通草3克,黃柏3克 水煎服,茵陳后下,每日一劑,早晚三次分服。 肝膽濕熱蘊郁于里,上不得越,下不得泄,熏蒸瘀遏,浸于肺,發(fā)于皮,則周身發(fā)黃;或由于濕邪內阻,脾陽不振,膽液為濕所困阻,浸淫肌肉,溢于皮膚。故治療以清熱利濕退黃為主,同時注意護脾胃之氣,升發(fā)胃氣。方以生麥芽配伍茵陳既是此理;金錢草、穿腸草、通草、黃柏均為通利之品。對于黃疸較重或日久不愈者,考慮濕熱夾雜,內蘊與血分。血瘀不行則黃疸日深,可用活血化瘀之品,加丹參、血竭、廣角之類,多可獲效。4.新生兒黃疸中藥方4-茵陳丹參湯 茵陳15克,丹參15克,車前子6克,甘草3克 水煎服,一日一劑,取汁80~100毫升,分3~5次分服?! ⌒律鷥狐S疸。出生后4周內的新生兒,出現(xiàn)目黃,身黃,尿黃。 新生兒黃疸日久不愈,多是因為肝膽濕熱兼血瘀所致。方中茵陳清熱利濕、疏肝利膽,藥理研究有促進膽汁分泌和排泄的作用,并用降低血中膽紅素及解熱的功能;丹參活血化瘀,古有“一味丹參散,功同四物湯”之說,近代研究其有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huán)、促進肝臟生理機能好轉及縮小肝脾腫大的功能;車前子性寒降泄,能清利濕熱下行而利小便,有較強的利尿作用;甘草調和諸藥,清熱解毒。四味藥配伍,清熱去濕利膽、治血化瘀退黃之功尤佳。[編輯本段]新生兒黃疸的預防與護理應注意如下幾點 (1)胎黃常因孕母遭受濕熱侵襲而累及胎兒,致使胎兒出生后出現(xiàn)胎黃,故妊娠期間,孕母應注意飲食有節(jié),不過食生冷,不過饑過飽,并忌酒和辛熱之品,以防損傷脾胃?! ?2)婦女如曾生過有胎黃的嬰兒,再妊娠時應作預防,按時服用中藥?! ?3)嬰兒出生后就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發(fā)現(xiàn)黃疸應盡早治療,并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了解黃疸的進退?! ?4)注意觀察胎黃嬰兒的全身癥候,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驚惕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癥,以便對重癥患兒及早發(fā)現(xiàn)及時處理?! ?5)密切觀察心率、心音、貧血程度及肝臟大小變化,早期預防和治療心力衰竭?! ?6)注意保護嬰兒皮膚、臍部及臀部清潔,防止破損感染?! ?7)需進行換血療法時,應及時做好病室空氣消毒,備齊血及各種藥品、物品,嚴格操作規(guī)程
2016-05-15 09:1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yī)師
重慶渝都生殖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編輯本段黃疸的病因《新生兒黃疸》 一、膽紅素生成過多因過多的紅細胞的破壞及腸肝循環(huán)增加,使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升高。常見的病因有:紅細胞增多癥、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腸肝循環(huán)增加、紅細胞酶缺陷、紅細胞形態(tài)異常、血紅蛋白病?! 《?、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由于肝細胞攝取和結合膽紅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升高。常見的病因有:缺氧和感染、Crigler-Najjar綜合癥、Gilbert綜合癥、Lucey-Driscoll綜合癥、藥物(如磺胺、水楊酸鹽、吲哚美辛、毛花苷丙等). 三、膽汁排泄障礙肝細胞排泄結合膽紅素障礙或膽管受阻,可致高結合膽紅素血癥,但如同時伴肝細胞功能受損,也可有未結合膽紅素的升高。常見的病因有:新生兒肝炎、先天性代謝性缺陷病、Dubin-Johnson綜合癥、膽管阻塞。編輯本段臨床癥狀 1、生理性黃疸輕者呈淺黃色局限于面頸部,或波及軀干,鞏膜亦可黃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復正常;重者黃疸同樣先頭后足可遍及全身,嘔吐物及腦脊液等也能黃染時間長達1周以上,特別是個別早產兒可持續(xù)至4周,其糞仍系黃色尿中無膽紅素。 2、黃疸色澤輕者呈淺花色,重者顏色較深,但皮膚紅潤黃里透紅。 3、黃疸部位多見于軀干、鞏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過肘膝?! ?、新生兒一般情況好,無貧血,肝脾不腫大肝功能正常,不發(fā)生核黃疸?! ?、早產兒生理性黃疸較足月兒多見,可略延遲1~2周出現(xiàn),黃疸程度較重消退也較遲,可延至2~4周。編輯本段黃疸的檢查 血常規(guī),肝功能,改良Coombs試驗等。編輯本段黃疸應該如何治療 西醫(yī)藥治療 1、光照療法:是降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將新生兒臥于光療箱中,雙眼用黑色眼罩保護,以免損傷視網(wǎng)膜,會陰、肛門部用尿布遮蓋,其余均裸露。用單面光或雙面光照射,持續(xù)24——48小時(一般不超過4天),膽紅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療?! ?、換血療法:換血能有效地降低膽紅素,換出已致敏的紅細胞和減輕貧血。但換血需要一定的條件,亦可產生一些不良反應,故應嚴格掌握指征?! ?、藥物治療:供應白蛋白,糾正代謝性酸中毒,肝酶誘導劑(如苯巴比妥),靜脈使用免疫球蛋白?! ?、其他治療 中藥治療 1、濕熱型黃疸可見到小兒皮膚黃而鮮明,其色如枯色,伴見發(fā)熱、煩躁、啼哭、口渴、嘔吐、尿黃、便秘等癥狀,常用茵陳、梔子、大黃、黃芩、車前子、竹茹、陳皮等中藥治療,伴見高熱、煩躁喘促,或抽搐、或昏迷,并且有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此型—般病情較重,多為核黃疸病人。中成藥可灌服安宮牛黃丸、紫雪丹等,湯藥可用水牛角、生石膏、炒梔子、黃連、茵陳、菖蒲、大黃、鉤藤等藥,水煎服。若患兒已昏迷則中藥灌不進去時,可用茵陳、梔子、大黃、甘草煎湯,保留灌腸,一日一次?;虿捎冕樉模魉帗尵鹊绒k法綜合治療。 2、瘀滯型黃疽可見面目及全身發(fā)黃,黃色較深且晦暗,并逐漸加重,身體消瘦,飲食減少,大便溏稀,并伴有皮膚出血而見瘀斑瘀點等,中醫(yī)認為此為熱邪深入,傷及脾胃,瘀阻血分,因此治療要活血化瘀,養(yǎng)肝健脾,中藥可用柴胡、赤芍、白芍、當歸、桃仁、紅花、川芎、佛手、陳皮、茯苓、山藥、雞血藤等藥物。 脾濕型黃疸的小兒皮膚發(fā)黃,日久不易退,其色晦暗,面色無華,體質消瘦,乏力納少,大便溏軟,四肢欠溫,治療可用健脾化濕、和中之法,中藥可用茵陳、白術、干姜、黨參、山藥、茯苓、佛手、菖蒲、郁金、焦山楂等,中成藥可用健脾丸,地茵合劑等。 3、現(xiàn)代的中藥制劑茵梔黃口服液,其主要成分為茵陳、梔子、黃芩、金銀花,已經成為治療新生兒黃疸的首選安全制劑,被廣大患者接受。輕中度黃疸,每次5ml,2-3次/日;重度黃疸每次5ml,2-3次/日聯(lián)合光療。
2016-05-15 09:2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黃疸是由于體內膽紅素增高而引起皮膚鞏膜等黃染的現(xiàn)象.新生兒黃疸較常見,引起的原因多而復雜且可導致膽紅素腦病(核黃疸).膽紅素生成較多新生兒每日生成的膽紅素為成人的兩倍以上,這是由于新生兒初生時紅細胞數(shù)相對多;其壽命比成人短20~40天,且破壞快;路膽紅素來源多和血紅素加氧酶在生后7天內含量高,產生膽紅素的潛力大引起.肝功能不成熟肝細胞內Y,Z蛋白含量低,對膽紅素攝取能力差,5~15天達到成人水平;肝細胞內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轉移酶(UDPGT)的量及活力不足,形成結合膽紅素的功能差.腸肝循環(huán)特殊新生兒剛出生時腸道內正常菌群尚未建立,不能將進入腸道的膽紅素轉化為尿膽原和糞膽原.且新生兒腸道內ß-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較高,將腸道內結合膽紅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和未結合膽紅素,后者又被腸壁吸收經肝門靜脈達肝.加重了肝的負擔.因此,新生兒攝取,結合,排泄膽紅素的能力僅為成人的l%~2%,極易出現(xiàn)黃疽.生理性黃疸大部分足月兒在生后2~3天出現(xiàn)黃疸,5~7天最重,10~14天消退,早產兒可延遲至3~4周,一般情況良好.早產兒血清膽紅素病理性黃疸黃疸在24h內出現(xiàn);黃疸程度重,發(fā)展快,血清膽紅素>205umol/L(12mg/dl)或每日上升>85umol/L(5mg/dl).黃疸持續(xù)過久(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或退而復現(xiàn),并進行性加重;血清結合膽紅素>26umol/L(1.5mg/dl).病理性黃疸需要住院輸液及照藍光治療.
2016-05-15 09:3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生理性黃疸表現(xiàn):寶寶出生后一切正常??墒?-5天后,寶寶的臉卻開始發(fā)黃,而且有越來越黃的趨勢,這就是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原因:胎兒在子宮內靠媽媽供給營養(yǎng),生長發(fā)育代謝后產生的廢物也由媽媽的臟器幫助排泄出來,胎兒體內衰老的紅細胞\"壽終正寢\"后,產生的膽紅素就是這樣由媽媽的肝臟幫助轉化排泄的。所以寶寶出生時并沒有黃疸。嬰兒出生后,與母親脫離了聯(lián)系,他的一切新陳代謝產物也就由自己來處理了。紅細胞破壞后產生的膽紅素要經過肝臟轉化一下,才能從體內排泄出去。而這時新生兒的肝臟處理膽紅素的能力是很弱的。膽紅素就不能從正常的渠道排泄到體外,多余的沒有經過肝臟處理的間接膽紅素蓄積在體內。到了一定的程度,孩子就表現(xiàn)出黃疸。應對:隨著寶寶肝臟功能的逐漸成熟,新生兒黃疸會逐漸消退。一般在一周到半個月的時間內,黃疸就會退盡。喝茵枝黃,多曬太陽,喝水,定期檢測黃疸情況
2016-05-15 09:3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小孩黃疸應該多加注意,一般生理性一周就退了,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后2~3天出現(xiàn),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xù)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癥狀。若生后24小時即出現(xiàn)黃疸,2~3周仍不退,甚至繼續(xù)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復出現(xiàn)或生后一周至數(shù)周內才開始出現(xiàn)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新生兒黃疸的治療:1.藍光照射2.用酶誘導劑:常用苯巴比妥,劑量:5-6mg/kg/日光照治療能自愈多喂糖水可使黃疸加快消退,不必治療3.中藥清熱利濕、調氣活血、健脾化濕,利膽退黃。
2016-05-15 09: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