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yī)師
濰坊市人民醫(y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膽結石引起黃疸,主要是由于結石阻塞膽管,影響膽汁正常排泄,膽紅素代謝異常所致。具體包括結石阻塞膽管、炎癥感染、結石移動、膽汁淤積、肝臟功能受損等。 1. 結石阻塞膽管:膽結石可能堵塞膽管,導致膽汁無法順利排出,膽汁中的膽紅素反流進入血液,從而引起黃疸。 2. 炎癥感染:膽結石引發(fā)膽管炎癥,炎癥刺激膽管壁,使其腫脹、狹窄,影響膽汁流通,膽紅素代謝紊亂,出現(xiàn)黃疸。 3. 結石移動:結石在膽管內移動,可能暫時或持續(xù)性地阻塞膽管,造成膽汁排泄障礙,引發(fā)黃疸。 4. 膽汁淤積:膽管被結石部分阻塞,膽汁排泄不暢,淤積在膽管內,膽紅素被吸收進入血液,產(chǎn)生黃疸。 5. 肝臟功能受損:長期的膽結石及相關問題可能影響肝臟功能,導致肝臟對膽紅素的處理能力下降,引起黃疸。 總之,膽結石引起黃疸的原因較為復雜。一旦出現(xiàn)黃疸癥狀,應及時就醫(yī),進行相關檢查,如肝功能檢查、B 超、CT 等,以明確病情,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如藥物治療(如熊去氧膽酸、消炎利膽片、膽寧片)或手術治療。
2024-11-13 0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