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天女嬰突然多次拉稀便且大哭原因是什么
我的女兒有84天,以前拉稀的大便,老人說只要吃奶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就沒有在意,但不知怎么回事,今天早晨,她突然大哭,且拉了五、六次大便,大便也比較稀并到處噴,老人說可能是太熱過度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請問我女兒是屬于哪一種情況?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蘊慧 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
三級甲等
產科
-
84 天女嬰突然多次拉稀便且大哭,可能是腹部著涼、消化不良、腸道感染、乳糖不耐受、食物過敏等原因導致。 1. 腹部著涼:嬰兒腹部保暖不足,可能引起腸道蠕動加快,導致拉稀便。要注意腹部保暖,可適當增加衣物或使用肚圍。 2. 消化不良:嬰兒腸胃功能尚未完善,若喂養(yǎng)不當,如過度喂養(yǎng)或食物不易消化,易出現消化不良,引發(fā)拉稀便。需調整喂養(yǎng)方式,少量多次喂奶。 3. 腸道感染:病毒或細菌感染腸道,會導致腹瀉。需就醫(yī)進行糞便檢查,明確感染類型,可能會使用蒙脫石散、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等藥物治療。 4. 乳糖不耐受:體內乳糖酶缺乏,無法完全消化乳糖,從而出現腹瀉。可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無乳糖奶粉。 5. 食物過敏:如果母親食用了某些易致敏食物,通過母乳可能導致嬰兒過敏。母親要注意飲食,避免食用海鮮、牛奶等易致敏食物。 總之,嬰兒出現突然多次拉稀便且大哭的情況,家長要引起重視,及時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tài)、體溫等,必要時帶孩子到正規(guī)醫(yī)院兒科就診,明確原因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5-04-02 13:5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1.原則是?、匍_始出現腹瀉后,給消化道以適當的休息;②控制腸道內外感染;③糾正水與電解質紊亂;④良好的護理?! ?.飲食療法 開始時給消化道以適當休息。輕、中型患兒減食至平時半量左右4~6小時;重型者6~12小時。減食期間液體補充:輕、中型患兒配制“初液鹽”口服。病毒性腸炎由于葡萄糖促進的鈉運轉障礙,口服葡萄糖液濃度不宜超過2%,鈉濃度不超過50mmol/L;重型者應靜脈輸液?;謴惋嬍硶r,人乳喂養(yǎng)兒應減產每次哺乳時間;人工喂養(yǎng)兒可從米湯、稀藕粉或稀釋的牛乳(或酸奶)開始,奶量和所加蔗糖都由少到多,由稀到濃,逐步增加。除食欲不振和嚴重嘔吐外,加乳無須顧慮,因腹瀉后患兒體內營養(yǎng)大量消耗,增加食物后雖大便次數可增加,但腸道吸收與食入量成正比。禁食過久或熱量增加過緩都可導致營養(yǎng)不良。一般應于治療48小時后給以足夠熱量,5天左右恢復正常飲食?! ?.液體療法 (1)口服補液鹽:1971年以來聯合國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倡用口服補液鹽(alrehydrationsalt,ORS)所配制的飲料,在世界各地對不同病原和不同年齡的急性腹瀉患兒推廣應用。我國自1980年以來在各省市廣泛使用,取得較好的效果。配制1升ORS飲料,需NaCI3.5G,NaHCO32.5g,KCI1.5g,葡萄糖20g。其電解質濃度為:Na90mmol/L,K20mmol/L,CI80mmol/L,HCO330mmol/L,葡萄糖111mmol/L。由于病毒性腸炎患兒多有等滲或高滲性脫水,應將ORS稀釋1/3~1/2后口服No含量降至45~60mmol/L、K10~13.3mmol/L、以40~53.4mmol/L、HCO315~20mmol/L、葡萄糖56~74mmol/L,葡萄糖濃度仍保持促進消化道水、鈉的吸收。第一日給ORS量:輕度脫水50~60ml/kg,在4小時內服完;中度脫水70~100ml/kg,在4~6小時內服完。同時應按后述方法補充鉀和鈣。最近,WHO推薦用枸櫞酸鉀代替原配方中的碳酸氫鈉,因后者易潮解而枸櫞酸鉀則比較穩(wěn)定。臨床應用也證實了這種代替法的優(yōu)點。此外WHO又倡導以ORS的配方的20克葡萄糖改為30克的米粉或其他谷物粉,認為用谷物粉配制后,味道可口患兒容易接受,服用時發(fā)生嘔吐者較少,糞便成形較快。臨床實踐已證明其療效。確能促進水和電解質的吸收,華西醫(yī)科大學兒科曾以50克米粉代替原配方中的20克葡萄糖,確能防治脫水,優(yōu)于用ORS原方。至于口服ORS有困難或有重度脫水發(fā)生循環(huán)衰竭者,皆需先靜脈補液。如在農村不便進行靜脈滴注,也可用胃管滴注ORS。如口服或胃管滴注ORS后脫水仍不見好,則應設法靜脈輸液?! ?2)胃腸道外補液:對嘔吐或口服補液有困難及重度脫水患兒,應根據上冊胃腸道外液體療法補液原則,分步驟地進行治療。先較快地恢復循環(huán)量并補充累積損失,再較慢地補充繼續(xù)丟失和生理消耗。近十余年來,國際上補液供給液體總量和含鈉液量都有減少趨勢?! ?)補液總量:治療第一個24小時的補液量應包括:累積損失量、繼續(xù)丟失量和生理消耗量,依脫水程度補充總量120~200ml/kg(輕度脫水120~150ml/kg、中度脫水150~180ml/kg、重度脫水180~200ml/kg)。一般病例4~12小時后可開始喂奶(奶量計算包括在上述液量內),如腹瀉仍重,第二天有的仍需輸液,高滲性脫水需在2~3日內緩慢糾正脫水。脫水糾正后每日液量只需補充繼續(xù)丟失和生理消耗量約每日100~120ml/kg?! ?)液體組成:第一日補液內容:等參電解質溶液(包括Na+及k+)和非電解質溶液(葡萄糖液)全日容量比例根據脫水性質決定:等滲性脫水宜為1:1(相當於1/2張力電解質液);低滲性脫水用2:1(相當于2/3張力電解質液);高滲性脫水時,應根據高滲的嚴重程度,使二者的比例成為1:1至1:2(總濃度相當于1/3張力電解質液),避免血清鈉濃度降低過快,引起相對性水中毒。 對病情較輕、腎功能較好的患兒、或條件不具備時,電解質液可單用生理鹽水。但酸中毒明顯時應用“2:1液”(生理鹽水2分加1/6mol炭酸氫鈉或乳酸鈉1分)作為含鈉液。有低鉀血癥者,在輸液排尿后,在以上液體余量中加氯化鉀0.3%滴入。 3)補液的步驟及速度:原則是將所需液體按含鈉濃度,先濃后淡、先快后慢地輸入。開始輸時:等滲和低滲性脫水用“2:1”液,高滲性脫水用“3:4:2”液(3分葡萄糖液、4分生理鹽水、2分1/6mol乳酸鈉液)20mlg/kg,在半至1小時輸入,以恢復循環(huán)量,然后再將含鈉液濃度逐漸降低,將全部液體在24小時內輸完(高滲脫水在48小時輸完),一般速度為8~10ml/kg/小時,高滲性脫水按5~8ml/kg/小時。低滲性脫水為防止腦細胞迅速縮小,應避免輸高滲性液體?! ?)鉀的補充:一般患兒補鉀2~4mmol/kg·d(相當于10%KCI液1.5~3ml/kg·d)在患兒排尿后開始口服,將全日量均分為3~4次。低鉀明顯者,可緩慢靜脈滴入氯化40mmol/L(0.3%),全日量可增至4~6mmol/kg·d(相當于15%KCI2~3ml/kg·d)。如全部氯化鉀均需靜脈滴入(不可靜脈推入或加滴器小壺中滴入),應均勻分配于全日靜脈輸液中。較安全的辦法是將氯化鉀100mg/kg加入排尿后第一批輸液中(0.3%KCI)靜脈滴入。低鉀情況一般都能好轉,然后將所需氯化鉀其余部分分3~4次口服補充。靜脈給鉀過濃、過快、可致高鉀血癥而猝死,應特點注意。因食物中含鉀豐富,飲食恢復至正常量一半時,可停止補鉀。 5)鈣和鎂的補充:在補液過程中,如患兒興奮性過高或出現驚厥或抽搐,可將10%葡萄糖酸鈣10ml稀釋一倍,靜脈滴入,必要時可重復。能口服時可給10%氯化鈣5~10ml/次,每日3~4次。此類患兒多有佝僂病,抽搐停后可肌注維生素D20~30萬單位,并繼服鈣劑。脫水重、久瀉及有低鎂癥狀者,可肌注25%硫酸鎂0.2~0.4ml/kg/次,每日2~3次,2~4日?! ?)對嚴重酸中毒的處理:一般酸中毒經上述輸液治療,腎功能恢復后,多可糾正。如酸中毒嚴重,可增加乳酸鈉或碳酸氨鈉用量,代替等量的生理鹽水?! ?)輸血或血漿:對腹瀉嚴重或伴營養(yǎng)不良者宜輸血漿,每次25~50ml,必要時1~3日重復一次,共2~4次。貧血者代之以輸全血?! ?.中醫(yī)療法 5.控制腸道感染 針對病原體采用適當的抗菌藥物,尤對嚴重病例為然?! ?1)對致病性大腸桿菌感染:除侵襲型大腸桿菌外,很少侵入組織。細菌大量聚積在腸道內,應選用腸道不易吸收的殺菌藥。療效不好時,應測藥物敏感試驗,作為用藥參考。常用藥物用: 1)卡那霉素;2)慶大霉素;3)巴龍霉素;4)甲氧芐氨嘧啶?! ?2)對侵襲型大腸桿菌感染:腸道不吸收的殺菌藥對此類感染療效不好,可采用治療桿菌痢疾的藥物。氨芐青霉素效果較好,劑量50mg/kg·d,分4次靜脈注射?! ?3)對鼠傷寒感染:旯好根據藥敏感試驗選用抗生素,藥敏結果未出前,用氨芐青霉素或復方新諾明等?! ?4)對菌群紊亂之后繼之金黃色葡萄糖菌、綠膿桿菌或變形桿菌感染:發(fā)現有早期菌群紊亂情況時,應及時停原用抗生素,給口服乳酶生0.3~0.9g每日3次。可扶植腸道常住菌,抑制致病的過路菌。并加服復合維生素B、維生素C和葉酸,可在數日內糾正腸道菌群紊亂,癥狀也隨之好轉。如好轉不明顯且大便涂片大腸桿菌明顯減少時,可用正常嬰兒大便5~10g,以生理鹽水混成混懸液,每日1次,直腸保留灌腸,可較快恢復。有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者,可選用:紅霉素、新型青霉素、慶大霉素、萬古霉素或先鋒霉素Ⅵ治療;有綠膿桿菌感染時選用多粘菌素B、羧芐青霉素或慶大霉素;有變形桿菌感染時選用氨芐青霉素、卡那霉素或頭孢霉素治療?! ?5)對輪狀病毒感染:用α干擾素10u/次,每日2次肌注注射,連續(xù)3~5天治療秋季腹瀉有顯著療效?! ?6)對空腸彎曲菌感染:以紅霉素為首選藥物。劑量25~50mg/kg·d,分3~4次口服。對慶大霉素、新霉素、痢特靈亦敏感,但對復方新諾明不敏感?! ?7)對腸炎耶氏菌感染:新霉素和磺胺藥均有效?! ?8)對真菌感染:口服制霉菌素,劑量12.5萬~50萬單位,每日2~4次。同時停用原來應用的抗生素。如腸道吸收功能受損明顯,宜選用注射藥物,如二性霉素乙。
2016-02-14 17:2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yī)師
河北醫(y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y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從您的描述來看,孩子是有腹瀉了。但在網絡上無法取得望、切診資料,就無法判斷孩子究竟屬何類型。寶寶腹瀉最常的原因有消化不良和腸炎。一般孩子的大便混有泡沫,常提示孩子的消化不良,只有孩子的消化不好,食物殘渣多了,被腸道里的菌發(fā)酵產氣,就會出現大便混有泡沫的情況。另外,大便混有泡沫還可能與孩子哭鬧時間過長,吞下了較多的空氣有關。如果孩子還伴有吐奶,吐出的奶一有股酸臭味、或伴有未消化的的奶塊,或有腹脹(孩子平臥床上,腹部高于胸部),大便或伴有泡沫,無粘液或膿血,大便只是次數增多、便質還是黃色或帶點淡綠色糊狀的、或稀爛的,那就是消化不良??梢晕剐┫畮椭幌碌?。如果孩子還伴有吐奶厲害,甚至食入即吐,或有可自行緩解的陣發(fā)性哭鬧,大便的性質改變明顯改變,呈蛋花湯樣或水樣,或伴有粘液等,那就是腸炎的可能性大了,這個是需要及時就醫(yī)的,查個大便常規(guī)可以協診。如果孩子在腹瀉的時候伴有持續(xù)性的哭鬧,并且精神不佳,所排大便呈番茄漿樣,那就要警惕腸套疊了,如果同時大便的氣味非常腥臭,那就要警惕壞死性腸炎了。有的孩子因為喝涼茶也會引起腹瀉的。如果在孩子出現腹瀉之前的確喝過涼茶,那其可能性就較大,建議以后不要喂孩子喝過多的涼茶了。在護理方面要注意的是:因為孩子得腸炎時消化功能會被影響,所以可以喂些胃蛋白酶、消化水幫助一下,如“食得樂”消化水。如果孩子是吃奶粉的,建議使用專為腹瀉的孩子配制的腹瀉奶粉,如果暫時買不到,建議把奶沖淡一點;如果孩子是母乳喂養(yǎng)的,那乳母的飲食就要注意清淡、有營養(yǎng),不能吃過于油膩的食物,乳母也可以服“常樂康”幫助一下,對孩子的恢復是有好處的,因為我主張治療孩子的腹瀉要“母子同治”。另外,因為孩子拉大便的數次多了,一定會讓小PP受罪的,建議在保證孩子不受涼的前提下,盡量不要把小PP包得太嚴,清洗PP時盡量用水洗,如果用布洗就不能擦,要用摁,而且一定要輕,以免孩子細嫩的皮膚容易破損,那樣孩子可以要哭鬧得很厲害的--如果孩子無緣無故地哭鬧得很厲害,要注意看看是不是PP皮膚紅了,孩子不舒服哦。要預防這種尿布皮炎,您也可以在每次給孩子清洗后給小PP搽上一層藥膏,如四環(huán)素軟膏,眼膏也行。不知道這樣回答可以解答您的問題了嗎?
2016-02-14 15:0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yī)師
威縣常屯衛(wèi)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屬于消化不良,可用助消化藥,減少吃奶次數,多喝白開水,以防脫水,試用鞣酸蛋白,加一些腸胃調節(jié)劑。
2016-02-14 04:3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y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y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拉肚子,拉奶瓣是母乳里的脂肪類消化不了,別的我不清楚
2016-02-14 02:1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你可能對下面的內容感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