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
痛經的護理方法
1、注意并講究經期衛(wèi)生,經前期及經期少吃生冷和辛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
2、平時要加強體育鍛煉,尤其是體質虛弱者。還應注意改善營養(yǎng)狀態(tài),并要積極治療慢性疾病。
3、消除對月經的緊張、恐懼心理,解除思想顧慮,心情要愉快??梢赃m當參加勞動和運動,但要注意休息。
4、疼痛發(fā)作時可對癥處理,可服用阿托品片及安定片,都可緩解疼痛。長期不能緩解的,可作適當的中醫(yī)辨證調理。另外,喝一些熱的紅糖姜水也會收到良好效果。
自月經初潮起,就應學習、了解一些衛(wèi)生常識,對月經來潮這一正常生理現象有一正確的認識,消除恐懼及緊張心理,可預防原發(fā)性痛經產生或提高痛閾減輕疼痛程度。注意經期及性生活衛(wèi)生,防止經、產期間上行感染,積極預防和治療可能引起經血潴留的疾病。經期應注意保暖、忌寒、涼、生、冷刺激,防止寒邪侵襲;注意休息、減少疲勞,加強營養(yǎng),增強體質;應盡量控制劇烈的情緒波動,避免強烈的精神刺激,保持心情愉快;平時要防止房勞過度,經期絕對禁止性生活。經期要注意飲食調理,經前及經期忌食生冷寒涼之品,以免寒凝血瘀而痛經加重;月經量多者,不宜食用辛辣香燥之物,以免熱迫血行,出血更甚。而且注意別濫用藥,應根據痛經的原因,辨證施治。
減輕痛經的方法
1、飲食均衡
雖然健康的飲食無法消除經痛,但對改善全身的健康狀況卻有神奇功效。避免過甜或過咸的垃圾食物,它們會使你脹氣及行動遲緩,多吃蔬菜、水果、雞肉、魚肉,并盡量少量多餐。
2、補充礦物質
鈣、鉀及鎂礦物質,也能幫助緩解經痛。專家發(fā)現,服用鈣質的女性,較未服用者還少經痛。鎂也很重要,因為它幫助身體有效率地吸收鈣。不妨在月經前夕及期間,增加鈣及鎂的攝取量。
3、避免咖啡因
咖啡、茶、可樂、巧克力中所含的咖啡因,使你神經緊張,可能促成月經期間的不適。因此,應避免咖啡因。此外,咖啡所含的油脂也可能刺激小腸。
4、禁酒
假使你在月經期間容易出現水腫,則酒精將加重此問題。勿喝酒。如果你非喝不可,則限制在1一2杯酒之間。
5、勿使用利尿劑
許多女性認為利尿劑能減輕月經的腫脹不適,但拉克醫(yī)師反對這種方法。利尿劑會將重要的礦物質,連同水分排出體外。拉克醫(yī)師建議,不妨減少攝取鹽及酒精等會使水分滯留體內的物質。
6、保持溫暖
保持身體暖和將加速血液循環(huán),并松弛你的肌肉,尤其是痙攣及充血的骨盆部位。多喝熱的藥草茶或熱檸檬汁,也可在腹部放置熱敷墊或熱水瓶,一次數分鐘。
7、泡礦物澡
在溫水缸里加入1杯海鹽及1杯碳酸氫鈉。泡20分鐘,有助于松弛肌肉及緩和經痛。
8、運動
尤其在月經來臨前夕,走路或從事其它適度的運動,將使你在月經期間較舒服。
9、練習瑜伽操
瑜伽也有緩和的作用。舉例如下。彎膝跪下,坐在腳跟上。前額貼地,雙臂靠著身體兩側伸直。保持這姿勢,直到感到不舒服為止。
注意事項
痛經時服用止痛藥有害:“一項針對14-25歲的年輕女性所作的調查顯示,該年齡階段的女性中有高達88%的人有痛經、經期不準、腹脹、腰痛等困擾,其中最常見的為痛經。調查中還發(fā)現,很多女孩在每次來月經時服用止痛藥。為此,婦科專家告誡,止痛藥更會造成神經系統功能紊亂,記憶力降低、失眠等不良后果?!?/p>
目前西醫(yī)對癥止痛容易產生耐藥性和激素治療副作用大,在《治療服藥1000忌》書中記載:“止痛片只可止住或減輕痛經,但不可取,因為非那西丁和醋氨酚一類的止痛藥已被美國科學家證實有誘發(fā)膀胱癌的危險?!?/p>
專家建議
據婦科醫(yī)院婦產科專家建議:“患痛經的女性還是應該優(yōu)先選擇那些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藥物,從根本上對痛經加以治療。由于這種病癥表現為周期性的發(fā)作,所以在用藥時,應該選擇那些用藥量較少、副作用較小的藥物。盡量少用或不用麻醉性止痛藥物,以避免人體產生抗藥性及成癮性。同時,現代女性的工作節(jié)奏、生活節(jié)奏都比較快,選擇藥物時,還應考慮到吸收迅速、起效快等比較關鍵的因素?!?/p>
綜上所述,痛經的治療采取西醫(yī)診斷,中藥治療是一種明智而科學的最佳方案。在用中醫(yī)治療痛經方面,中藥婦炎二號臨床觀察效果很好,副作用小,具有扶正固本,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祛濕、利水、調節(jié)內分泌的作用,一般在月經來的前一周開始服用,可以有效的緩解疼痛。
痛經患者在治療中,要注重自我保健,經期要防寒保暖,避免淋雨、下水,忌食生冷食品;情緒穩(wěn)定,精神愉悅;膳食合理平衡;生活規(guī)律,勞逸結合,保證睡眠;適度參加運動鍛煉,但忌干重活及劇烈運動。做到以上幾點,有利減少痛經發(fā)作,促進康復。
專家教你遠離痛經
一位16歲的少女說自己每次月經來臨都要經過“出生入死”的考驗:“冒冷汗,四肢無力,腰酸腹脹,在床上打滾,甚至服止痛藥也不管用……”盡管家人帶她求了不少醫(yī),盡管她平日嚇得連個冰淇淋都不敢吃,但“老朋友”來臨那幾天,依舊痛苦如往常。
痛經令眾多女性承受著難以言說的痛苦。在此,婦科醫(yī)院專家為痛經患者做健康設計。
疾病探究
或許這位女孩不知道,痛經在十幾歲的女孩子里是非常普遍的,因為在這個年齡里,女孩子開始有排卵月經了,不排卵的月經是不會感到疼痛的。痛經與來月經早晚沒有因果關系。隨著年齡的增長,疼痛會有所減輕,起碼是可以忍受的。因此,這位女孩不必太擔心。
凡在行經前后或在行經期間出現腹痛、腰酸、下腹墜脹和其他不適,影響生活和工作者稱為痛經。痛經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種,前者是指生殖器官無實質性病變引發(fā)的痛經,后者是由于生殖器官某些實質性病變而引起的痛經。一般認為子宮過度收縮是原發(fā)性痛經的主要關鍵。疼痛一般位于下腹部,也可放射至背部和大腿上部。有的患者可能出現頭暈、低血壓、面色蒼白、出冷汗等。情況比較嚴重的則要去醫(yī)治。有不少已經工作的白領女士痛經現象也比較重,很可能與精神緊張、壓力過大、工作繁忙等因素有關。
專家說法
痛經是女性常見的一種癥狀,屬正常的生理現象,月經來潮下腹開始疼痛,月經完畢時下腹疼痛消失。所以不要隨便服用、濫用止痛藥;除非常疼痛、難以忍受時才考慮用鎮(zhèn)痛藥,但最好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用藥。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廣醫(yī)三院3.8婦女節(jié)特別策劃|聽“她”說:我是女性,更是醫(yī)者
女性如何輕松調理“宮寒”癥狀?著名婦科主任對此作出了回應
宮頸癌患者懷孕生育要注意什么?
體檢發(fā)現乳房結節(jié)怎么辦?
對于女性來說痛經是非常痛苦的,下腹部疼痛、全身發(fā)冷汗,嚴重的患者會惡心、嘔吐甚至昏厥,部分女性會通過吃止痛片的方式來止痛,那痛經能不能吃……詳細>>
相信很多女性都被痛經的問題困擾過,在社會上都會流行著一種說法,等到結婚生子就會自然消失,但是這些都給女性帶來了正常的誤區(qū),接下來就了解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