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金曉北 副主任醫(yī)師
石家莊外陰白斑醫(yī)院
其他
糖尿病食療中心
-
身體受撞擊后腫脹,可能是由于軟組織損傷、血管破裂、炎癥反應、局部淤血、骨折等原因引起。治療方法包括休息、冷敷、熱敷、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 1. 休息:受傷后應立即停止活動,避免加重損傷。讓受傷部位得到充分休息,有助于恢復。 2. 冷敷:在受傷后的 24 - 72 小時內(nèi),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腫脹處,每次 15 - 20 分鐘,每天數(shù)次,可減輕腫脹和疼痛。 3. 熱敷:受傷 72 小時后,若腫脹仍未消退,可用熱毛巾或熱水袋熱敷,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速腫脹消退。 4. 藥物治療:可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減輕炎癥和疼痛;也可外用活血化瘀的藥物如云南白藥氣霧劑等。但需注意遵醫(yī)囑用藥。 5. 物理治療:如超聲波、紅外線照射等,有助于促進組織修復和消腫。 6. 若腫脹嚴重或伴有疼痛加劇、活動受限等,可能存在骨折等情況,應及時就醫(yī),進行 X 線、CT 等檢查,明確診斷后采取相應治療,如復位固定等。 總之,身體受撞擊后腫脹應根據(jù)具體情況采取合適的治療方法,同時要注意觀察癥狀變化,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yī)。
2024-11-29 07:05
-
你可能對下面的內(nèi)容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