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全科
-
高血壓患者在飲食中需要注意肉類的選擇,有些肉應少吃或不吃。同時,勞動對血壓也有一定影響。這包括肉類的脂肪含量、鹽分含量、烹飪方式、個人體質(zhì)以及勞動強度等。 1. 脂肪含量:如五花肉、肥牛等富含大量飽和脂肪的肉類,容易導致血脂升高,加重高血壓。 2. 鹽分含量:腌制的肉類,如臘肉、咸肉,含鹽量高,會引起血壓波動。 3. 烹飪方式:油炸的雞肉、魚肉等,油脂過多,不利于血壓控制。 4. 個人體質(zhì):部分人對某些肉類可能存在過敏或不耐受,影響血壓穩(wěn)定。 5. 勞動強度:重體力勞動會使血壓升高,高血壓患者應避免過度勞累。 總之,高血壓患者要合理選擇肉類,注意烹飪方法,同時根據(jù)自身身體狀況和勞動情況,調(diào)整飲食和生活方式,以控制血壓,維護健康。
2024-12-13 00:1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y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y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食物不過咸:限鹽健康成年人每天鹽的攝入量不宜超過6克,其中包括通過醬油、咸菜、味精等調(diào)味品攝入鹽的量。國內(nèi)外許多醫(yī)學專家都指出,吃鹽過多是引起高血壓病的重要原因。2、食物不過甜:限糖含糖高的食品主要是米、面、糕點等。建議主食要粗細搭配,如玉米、小米、豆類、蕎麥、薯類等。最好不吃或少吃油餅、油條、炸糕、奶油蛋糕、巧克力、奶類雪糕等。3、食物不過膩:限脂肪生活中要限制家畜肉類(尤其是肥肉)、動物油脂(如豬油)、奶油糕點、棕櫚油等高脂肪和蛋類制品、蛋黃、動物內(nèi)臟、魚子及雞皮、鴨皮等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每天不超過250克新鮮牛奶或酸奶。每天肉類控制在75克以內(nèi),主要是瘦肉,如豬、牛、羊、雞、鴨等禽類肉食。4、食物不過辛:限制飲酒酒屬于“辛”類食物,對于嗜酒如命的市民,建議男性每天飲酒精不超過30克,即葡萄酒少于100~150毫升;或啤酒少于250~500毫升;或白酒少于25~50毫升。女性則減半,孕婦不宜飲酒。不提倡飲高度烈性酒。5、食物不過溫:限制滋補發(fā)物狗肉為溫補性食物,易助熱動火。雞肉性溫助熱易動風,尤易引起內(nèi)中風,故高血壓者及有中風先兆之人忌食之,尤其忌吃公雞的頭、翅、爪。胡椒辛熱、性燥,辛走氣,熱助火。如高血壓患者身體壯實,肝火偏旺,或陰虛有火,內(nèi)熱素盛者,不宜多食。人參性溫,味甘苦,為溫補強壯劑,有助熱上火之弊。當高血壓病人出現(xiàn)血壓升高、頭昏頭脹頭痛、性情急躁、面紅目赤之時,切勿食之??傊?,血壓升高者應忌吃各種蛋黃,動物內(nèi)臟(腦髓、肝、腎、腸、肚子)以及肥肉、豬油、蝦子等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清淡少鹽膳食預防高血壓。高血壓患者要注意飲食上的清淡和藥物的聯(lián)合治療,對于老年人沒有高血壓的人也要注意,以預防高血壓的發(fā)生。
2015-12-05 07:1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y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fā)區(qū)醫(yī)院
一級
全科
-
高血壓患者的飲食宜忌:①碳水化合物食品:適宜的食品---米飯、粥、面、面類、葛粉、湯、芋類、軟豆類。應忌的食品---蕃薯(產(chǎn)生腹氣的食物)、干豆類、味濃的餅干類。②蛋白質(zhì)食品---牛肉、豬瘦肉、白肉魚、蛋、牛奶、奶制品(鮮奶油、酵母乳、冰淇淋、乳酪)、大豆制品(豆腐、納豆、黃豆粉、油豆腐)應忌的食物---脂肪多的食品(牛、豬的五花肉、排骨肉、鯨魚、鯡魚、金槍魚等、加工品(香腸)③脂肪類食品適宜的食品---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醬應忌的食品---動物油、生豬油、熏肉、油浸沙丁魚④維生素、礦物質(zhì)食品適宜的食品---蔬菜類(菠菜、白菜、胡蘿卜、番茄、百合根、南瓜、茄子、黃瓜)水果類(蘋果、桔子、梨、葡萄、西瓜)海藻類、菌類宜煮熟才吃。應忌的食物---纖維硬的蔬菜(牛蒡、竹筍、豆類)刺激性強的蔬菜(香辛蔬菜、芒荽、芥菜、蔥、芥菜)⑤其他食物適宜的食品---淡香茶、酵母乳飲料應忌的食物---香辛料(辣椒、咖喱粉)酒類飲料、鹽浸食物(成菜類、成魚子)醬菜類、咖啡3高血壓病人應注意的飲食習慣①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攝入,提倡吃復合糖類、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這類糖屬于單糖,易引起血脂升高。②限制脂肪的攝入。烹調(diào)時,選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魚,海魚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能使膽固醇氧化,從而降低血漿膽固醇,還可延長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風,還含有較多的亞油酸,對增加微血管的彈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壓并發(fā)癥有一定的作用。③適量攝入蛋白質(zhì)。高血壓病人每日蛋白質(zhì)的量為每公斤體重1g為宜。每周吃2-3次魚類蛋白質(zhì),可改善血管彈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鈉排出,從而降低血壓。如高血壓合并腎功能不全時,應限制蛋白質(zhì)的攝入。④多吃含鉀、鈣豐富而含鈉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帶、萵筍。含鈣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蝦皮。少吃肉湯類,因為肉湯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夠促進體內(nèi)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腎臟的負擔。⑤限制鹽的攝入量:每日應逐漸減至6g以下,即普通啤酒蓋去掉膠墊后,一平蓋食鹽約為6g。這量指的是食鹽量包括烹調(diào)用鹽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鈉折合成食鹽的總量。適當?shù)臏p少鈉鹽的攝入有助于降低血壓,減少體內(nèi)的鈉水潴留。⑥多汔新鮮蔬菜,水果。每天吃新鮮蔬菜不少于8兩,水果2至4兩。⑦適當增加海產(chǎn)品攝入:如海帶,紫菜,海產(chǎn)魚等
2015-12-05 06:07
-
其他網(wǎng)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nèi)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你可能對下面的內(nèi)容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