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個月孩子先心病檢查結果如何解讀與應對
孩子21個月,體重9KG檢查參數(shù):主動脈瓣環(huán)部內徑11mm,升主動脈內徑13mm,左房前后徑19mm,左室舒張前后徑34mm,左室收縮期前后21mm,室間隔厚度8mm,左室后壁8mm,右室流出道13mm,主肺動脈內徑12mm,左肺動脈內徑7mm,右肺動脈內徑約5mm,右室橫涇14mm,右房橫徑15mm,每搏量32ml,射血分數(shù)69%,縮短分數(shù)38%。檢查所見:一、降主動脈與左肺動脈根部可見一長約7mm,寬約4mm的管狀結構相連,彩色多普勒測得左向右分流,最大分流速度約5.2m/s,壓差約107mmHg.右肺動脈內徑偏窄,血速度偏快,最大血流速度約3.1m/s.壓差約39mmHg.2、室間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運動幅度正常。3、房室間隔連續(xù)完整,大血管排列規(guī)律。4、未見心包積液,5、檢查過程中心率111次/分鐘。二、二尖瓣瓣葉略增厚,回聲增強,開放幅度未見異常。2、三尖瓣彈性、厚度、開放幅度未見異常。3、主動脈瓣彈性厚度、開放幅度未見異常。4、肺動脈瓣回聲增強,開放幅度未見異常。三、彩色及脈沖多普勒示:于收縮期二、三尖瓣瓣葉上可錄得返回束,二尖瓣最大返留速度約為5m/s,壓差約為100mmHg,三尖瓣最大反流速度約為2.6m/s,壓差約為27mmHg,余瓣口未錄得明顯異常血流頻譜。診斷意見:先天性心臟病,動脈導管未閉(左向右分流)2、考慮右肺動脈內徑偏窄3、二尖瓣大量返流。3、三尖瓣輕度反流4、左房收縮功能正常。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宇 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中醫(yī)院
三級甲等
胸外科
-
21 個月孩子的心臟檢查結果顯示存在動脈導管未閉、右肺動脈內徑偏窄、二尖瓣大量返流、三尖瓣輕度返流等問題。這需要綜合評估孩子的癥狀、身體狀況等來制定治療方案。 1.動脈導管未閉:這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正常情況下,胎兒出生后動脈導管會逐漸閉合。若未閉合,就會導致血液從主動脈分流到肺動脈,增加心肺負擔。 2.右肺動脈內徑偏窄:可能影響右肺的血液供應,導致右心負荷增加。 3.二尖瓣大量返流:二尖瓣結構或功能異常,使血液從左心室反流回左心房,影響心臟的正常功能。 4.三尖瓣輕度返流:一般輕度返流對心臟功能影響較小,但仍需密切觀察。 5.心臟功能評估:射血分數(shù)和縮短分數(shù)在正常范圍內,說明目前左心收縮功能尚可,但仍需持續(xù)監(jiān)測。 對于孩子的情況,需要定期復查心臟超聲,觀察病情變化。若癥狀明顯或病情加重,可能需要手術治療。同時,要注意孩子的日常護理,避免劇烈運動和感染。
2025-03-09 23:4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yī)師
濰坊市人民醫(y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疾病名稱:動脈導管未閉疾病介紹:動脈導管未閉為胎兒時期血液經(jīng)肺動脈至主動脈的通道(即動脈導管,本應出生后閉合),因某種原因未能閉合的疾患。動脈導管未閉為最常見的先天性疾患,約占先天性疾病的15%,女性比男性多見,動脈導管未閉與其他先天性心臟病合并發(fā)生。動脈導管未閉病因不詳,但有些動脈導管未閉患兒出生一年后可以自行閉合。發(fā)病機理:動脈導管未閉主動脈收縮壓與舒張壓均比肺動脈的收縮壓與舒張壓要高,故發(fā)生連續(xù)的血液左向右的分流。動脈導管未閉肺循環(huán)要同時接受右心室排出的血液和從動脈導管分流來的主動脈血液,因此血流量加大。肺靜脈回流左心室的血液也增加,左心室負荷增加,肺循環(huán)壓力重,左右心室肥厚,肺動脈高壓。動脈導管未閉當脈動脈壓力超過主動脈的壓力時又可發(fā)生血液右向左的分流,臨床上即出現(xiàn)紫紺。臨床癥狀:動脈導管未閉心悸、氣短、乏力、發(fā)育遲緩患者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動脈導管未閉嚴重者可有紫紺,如導管小,分流量小也可以無癥狀。體征:動脈導管未閉頸部血管搏動強,四肢脈搏可有水沖樣脈和槍擊音,脈壓寬增大。動脈導管未閉胸骨左旁第二肋間可捫及震顫,聽到響亮的粗糙的連續(xù)性的機器樣雜音,并向左鎖骨下及頸部傳導,肺動脈瓣區(qū)第二音亢進。診斷:動脈導管未閉根據(jù)小兒發(fā)育遲緩,有心悸、氣急、乏力的癥狀,檢查可于胸骨左旁第二肋間聽到連續(xù)性機器樣雜音,并向頸部傳導,結合心電圖及X線檢查,可作出診斷。輔助檢驗:動脈導管未閉心電圖可以正常或左右心室高壓造成雙室肥大。X線胸部透視可見肺充血及肺門“舞蹈”癥。動脈導管未閉胸部后前位X平片表現(xiàn)左心室肥大,主動脈段增大,肺動脈段突出。超聲心動圖檢查:動脈導管未閉B超檢查可探測到未閉合動脈導管的回聲;動脈導管未閉彩色多普勒可顯示出分流到肺動脈的血流信號,是診斷動脈導管未閉最靈敏的無創(chuàng)傷手段。凡是雜音不典型,動脈導管未閉合并肺動脈高壓,疑有合并畸形者應作心導管檢查或逆行主動脈造影。治療:一、動脈導管未閉手術治療:1、診斷明確動脈導管未閉者均應手術治療。動脈導管未閉一般手術應與學齡前完成比較適宜,如動脈導管未閉并發(fā)心內膜炎,則應在控制感染3個月后手術,動脈導管未閉手術可根據(jù)病情選擇,經(jīng)肺動脈縫閉動脈導管術,適用于動脈導管未閉合并肺動脈高壓或同時存在其他需要體外循環(huán)下矯治的先天性心臟病。2、導管結扎術。動脈導管未閉適用于無合并癥的大多數(shù)病人。二、非手術治療:早產(chǎn)兒動脈導管未閉,特別是分流量大者,呼吸困難,氣急,心力衰竭者治療要給氧,控制輸液量(100—200ml/kg.d)。應用利尿藥,可以試用消炎痛治療促使動脈導管閉合。動脈導管未閉首次給藥劑量(0.2mg/kg),無效者可間隔24小時第二次給藥(0.1mg/kg),24小時后再第三次給藥。出生3—8天的新生兒第三次劑量可加到0.25mg/kg。動脈導管未閉堵塞法:適用于6歲以上的病例,導管呈漏斗型,直徑在0.3—0.8cm者,經(jīng)股動脈插管,入心導管,注入特別聚乙烯醇泡沫塞子。新生兒動脈導管未閉或小嬰兒動脈導管未閉先心病手術時機選擇新生兒期或小嬰兒期一經(jīng)診斷動脈導管未閉即需要盡快手術治療的先心病有下列疾病:大動脈轉位(可行動脈調轉手術)、室間隔完整的肺動脈閉鎖、完全性肺靜脈畸形引流、完全性房室管畸形、永存動脈干、大分流的動脈導管未閉或室間隔缺損出生后合并心衰者。手術成功率90—93%,另外一些先心病動脈導管未閉可能需要早期行分期手術或減狀手術,包括左心發(fā)育不良、單心室以及肺動脈發(fā)育不良的紫紺型先心病,如合并室間隔缺損的肺動脈閉鎖或重癥法樂氏四聯(lián)癥等。
2016-01-08 23:0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yī)師
威縣常屯衛(wèi)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chǎn)科
-
動脈導管未閉未閉的動脈導管位于左鎖骨下動脈遠側的降主動脈峽部與左肺動脈根部之間,粗細長短不等,大多外徑10mm左右,長約6~10mm。外形可呈管狀、漏斗狀,粗短者則呈窗狀。動脈導管未閉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之一。動脈導管未閉先天性心血管病中居第二位。動脈導管未閉發(fā)病率女高于男。動脈導管是胎兒期連接主動脈與肺動脈的正常血管,出生后管腔會閉鎖,如一歲后仍未閉塞,則為病理狀態(tài)動脈導管未閉。由于主動脈和肺動脈的壓力相差懸殊,動脈導管未閉引起連續(xù)性的左向右分流,致肺循環(huán)及回流至左心房的血流量增加,左、右室負荷均加重。一、動脈導管未閉臨床表現(xiàn)動脈導管未閉導管粗、分流量大的嬰兒由于肺部充血,易有感冒或呼吸道感染,發(fā)育不良,動脈導管未閉甚至可出現(xiàn)左心衰竭。動脈導管未閉導管細、分流量少者,則終生可無癥狀。二、動脈導管未閉心臟檢查動脈導管未閉在胸骨左旁第2肋間聽到響亮粗糙的連續(xù)性機器樣雜音,向左鎖骨下窩或頸部傳導,動脈導管未閉局部可捫及震顫;肺動脈明顯高壓者則僅可聽到收縮期雜音。動脈導管未閉肺動脈瓣區(qū)第二音亢進。動脈導管未閉分流量較大者,心尖部還可聽到柔和的舒張期雜音。動脈導管未閉周圍血管體征有脈壓增寬、宏大,頸部血管搏動增強,四肢動脈可捫及水沖脈和聽到槍擊聲等體征,但動脈導管未閉隨肺動脈壓升高,分流量下降而不顯著,以致消失。三、動脈導管未閉心電圖檢查動脈導管未閉導管細小分流量小者正?;螂娸S左偏。分流量較大者示左心室高電壓或左心室肥大。肺動脈明顯哐拐咴蚴咀?、右心室肺g蠡蠐倚氖曳蝕蟆?四、動脈導管未閉X線檢查動脈導管未閉心影隨分流量而增大,左心緣向下向外延長。動脈導管未閉縱隔陰影增寬,主動脈結突出,可呈漏斗狀,肺動脈圓錐平直或隆出,肺門血管陰影增深,肺紋理增粗。五、動脈導管未閉超聲心動圖動脈導管未閉左心房、左心室內徑增大。動脈導管未閉二維切面可示溝通主、肺動脈的動脈導管,并可測出其內徑和長度;動脈導管未閉多普勒示有湍流而可判斷出分流的大小。六、動脈導管未閉手術適應證早產(chǎn)動脈導管未閉嬰兒有較高的動脈導管未閉發(fā)病率,且易引起呼吸窘迫癥??上确淄粗委?,以抑制前列腺素E的合成,促使導管收縮閉合;如不能奏效,即需動脈導管未閉手術。嬰幼兒動脈導管未閉有心力衰竭者應提早手術治療動脈導管未閉。動脈導管未閉最適當?shù)氖中g年齡是6~14歲。動脈導管未閉合并肺動脈高壓者更應及早手術,即使肺動脈壓力升高,只要仍由左向右分流,也應施行動脈導管未閉手術,以防發(fā)展成為逆向分流,失去手術機會。動脈導管未閉成年以后動脈逐漸硬化脆弱,動脈導管未閉手術危險性增大。并發(fā)細菌性心內膜炎者,最好在抗生素控制感染2個月后施行動脈導管未閉手術。七、動脈導管未閉手術方法:動脈導管未閉氣管插管麻醉,置病人右側臥位,行后外側開胸切口,經(jīng)第4肋間進胸。在肺動脈干捫及震顫即可證實診斷。于迷走神經(jīng)后方或與隔神經(jīng)之間切開縱隔胸膜,充分顯露降主動脈上段和導管的前壁,再將導管上下緣和背側的疏松組織分離。如導管粗短,最好先游離與導管相連的降主動脈。注意保護喉返神經(jīng)。導管的處理有兩種方法:①動脈導管未閉結扎法:適用于嬰幼兒導管細長者,在未閉導管的主和肺動脈端分別用粗絲線結扎。肺動脈壓較高,導管較粗大者必須在控制性降壓下結扎,以免撕裂管壁出血,或未能將管腔完全閉合。亦可先在導管外襯墊滌綸片再動脈導管未閉結扎。②動脈導管未閉切斷法:適用于導管粗短的病人。用無創(chuàng)傷鉗分別鉗夾未閉導管的主、肺動脈側,邊切邊縫合兩切端。成年肺動脈明顯高壓病例,尤其疑有動脈壁鈣化者,最好行胸骨正中切口,在低溫體外循環(huán)下阻斷心臟血循環(huán),經(jīng)肺動脈切口縫閉動脈導管內口,較為安全。③動脈導管未閉介入治療:近年來有人經(jīng)皮穿刺股動脈和股靜脈,分別插入導管至降主動脈上端和肺動脈,而引入細條鋼絲。然后將一塑料塞子塞入股動脈(Pstmann法)或股靜脈(Rashkind法),由心導管頂端沿鋼絲頂入動脈導管將其堵塞。這種不剖胸堵塞法對細小導管的閉合,有很高的成功率。④動脈導管未閉胸腔鏡鉗閉導管術,適用于嬰兒。
2016-01-08 13:0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婦產(chǎn)科
-
這個情況應該是正常的,一般的剛剛手術治療以后有一定的疼痛屬于正常現(xiàn)象,
2016-01-08 11:0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問題描述:你好,我現(xiàn)在29歲.是先天性動脈導管未閉,在10歲左右做過一次手術但失敗了,那之后就沒有在治療了.我去年剛生過小孩,現(xiàn)在在做這個手術可以嗎?效果如何?費用大概要多少?可以手術,效果可以,費用手術在1.5萬左右,介入治療在2.5萬左右.
2016-01-08 07:59
-
其他網(wǎng)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先天性心臟病? 先天性心臟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以下簡稱先心病)是出生時就存在的心血管結構或功能異常。120個嬰兒中有1個有先天性心臟病,大多數(shù)先天性心臟病不嚴重。發(fā)病率約占存活嬰兒的0.4%~0.8%,未經(jīng)治療者,約34%可在生后1個月內死亡。由于復合畸形或病情嚴重者常在生后早期夭亡,各年齡期所見的先心病病種有所不同。據(jù)國內外資料統(tǒng)計,先心病死于新生兒期以大動脈轉位為最多,其次是左心發(fā)育不良綜合征及導管前型主動脈縮窄。各類先心病的發(fā)病情況以室間隔缺損最多,其次為動脈導管未閉、法洛四聯(lián)癥和房間隔缺損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