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歲說話有時不流利,如何治療改善?
醫(yī)生您好,我今年二十三了,從上二年級就是,說話有時說不出來,但有時說的挺流利的,弄的我很苦啊,現(xiàn)在去買車票都不敢,怕說不出來,我這樣怎么在社會上立足啊,死的心都有了,請問怎么樣才能治好呢?》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朱慧麗 主任醫(y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說話有時不流利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心理因素、語言習慣、神經系統(tǒng)問題、口腔肌肉協(xié)調問題、社交恐懼等。 1. 心理因素: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可能影響語言表達。應學會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 2. 語言習慣:長期形成的不正確發(fā)音或語速習慣,可通過專業(yè)的語言訓練來矯正。 3. 神經系統(tǒng)問題:腦部的某些病變可能影響語言中樞,需進行神經系統(tǒng)檢查,如頭顱 CT 或磁共振成像(MRI)。 4. 口腔肌肉協(xié)調問題:可通過口腔肌肉的鍛煉來改善,如練習咀嚼、吹氣等動作。 5. 社交恐懼:害怕與人交流導致說話不流利,需要進行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 總之,說話不流利的原因較為復雜,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建議及時到正規(guī)醫(yī)院的神經內科或康復科就診,明確原因后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同時,要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堅持訓練和治療,相信會逐漸改善。
2025-03-12 19:2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失語癥? 失語癥是由于與言語功能有關的大腦結構病損所引起的后天性語言功能障礙或喪失,包括語言形成及表達和理解能力、閱讀和書寫能力的受損,但是病人非聾、啞,也無精神意識障礙。失語癥不包括由于意識障礙和普通的智力減退造成的語言癥狀,也不包括聽覺、視覺、書寫、發(fā)音等感覺和運動器官損害引起的語言、閱讀和書寫障礙。因先天或幼年疾病引致學習困難,造成的語言機能缺陷也不屬失語癥范疇。 失語癥是對詞語的聲音和意義的記憶喪失.而對所有其他體驗和知識的記憶完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