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的相關診療問題
治療方法:(1)抗血小板聚集治療主要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釋放使之不能形成微小血栓此類藥物安全簡便易被患者接受常用腸溶阿斯匹林50~100毫克每日1次;潘生丁50~100毫克1日3次(2)擴溶治療低分子右旋糖酐及706代血漿具有擴溶、改善微循環(huán)和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漿500毫升靜滴每日1次14天為1療程(3)抗凝治療若患者發(fā)作頻繁用其他藥物療效不佳又無出血疾患禁忌者可抗凝治療常用藥物肝素、雙香豆素等如肝素可用超小劑量1500~2000μ加5%~10%葡萄糖500毫升靜滴每日1次7~10天為1療程必要時可重復應用療程間隔時間為1周但在應用期間要注意出血并發(fā)癥藻酸雙脂鈉是一種新型類肝素類藥物能使纖維蛋白原和因子Ⅷ相關抗原降低使凝血酶原時間延長有抗凝溶栓降脂降粘的作用可口服或滴服口服50~100毫克1日3次;靜滴2~4毫克加10%葡萄糖500毫升20~30滴/分10天為1療程可連用2~3個療程(4)擴血管治療可選用培他定、腦益嗪、西比靈、喜得鎮(zhèn)、卡蘭片等常用劑量:培他定10毫克每日3次;腦益嗪25毫克每日3次;西比靈6毫克每日兩次;喜得鎮(zhèn)3毫克每日3次;卡蘭片5毫克1日3次口服(5)活血化瘀中藥丹參、川芎、桃仁、紅花等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環(huán)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對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有一定作用可選用飲食原則:食物多樣谷類為主;多吃桃、橙、香蕉、菠菜、毛豆、甜薯、馬鈴薯等富含鉀的食物可降低血壓預防中風;缺鈣可促使小動脈痙攣血壓升高每天攝入1克以上的鈣可使血壓降低;鎂與鈣的作用相似應多吃粗糧、堅果、海藻等富含鎂的食物;多吃蔬菜、香蕉、薯類和纖維素多的食物;每天吃奶類、豆類或其制品;常吃適量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皮、蹄和葷菜;食量與體力活動要平衡保持適宜體重;吃清淡少鹽、少糖膳食應把食鹽量降至每天6克左右另外老年人血管調節(jié)反應差久蹲便后站起容易發(fā)生腦缺血、暈倒甚至發(fā)生腦血管意外2012年5月4日檢查輕度異常腦電圖腦部MRI結果1、左側額葉軟化灶2、雙側額葉皮質萎縮3、左側放射冠區(qū)腔隙性缺血灶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009年出院后間斷性服用改善記憶的一般藥物體態(tài)過胖高血壓想得到怎樣的幫助:問醫(yī)生1、考慮什么情況?2、怎么治療預后怎么樣?有進一步檢查的必要嗎?、4哪里看次情況比較多比較專業(yè)高水平可以給介紹嗎?()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盛小剛 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中醫(y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科
-
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治療方法多樣,預后受多種因素影響。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及專業(yè)就診地也需綜合判斷。 1. 考慮情況:患者腦電圖輕度異常,腦部 MRI 顯示左側額葉軟化灶、雙側額葉皮質萎縮、左側放射冠區(qū)腔隙性缺血灶,結合體態(tài)過胖和高血壓病史,考慮為腦血管病變導致的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 2. 治療方法: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治療(如腸溶阿司匹林)、擴溶治療(如低分子右旋糖酐)、抗凝治療(如肝素)、擴血管治療(如培他定)、活血化瘀治療(如丹參)等。同時要注意飲食,控制體重,低鹽、低糖飲食。 3. 預后情況:預后取決于多種因素,如患者的基礎健康狀況、治療的及時性和有效性、是否能有效控制危險因素(如高血壓、肥胖)等。如果治療得當,控制好危險因素,預后通常較好;反之,可能進展為腦梗死等嚴重疾病。 4. 進一步檢查:必要時可進行腦血管造影、頸部血管超聲等檢查,以更清晰地了解血管情況。 5. 就診推薦:建議到正規(guī)的三甲醫(yī)院神經內科就診,那里的醫(yī)生經驗豐富,設備先進,能提供更專業(yè)的診療服務。 總之,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需要引起重視,及時規(guī)范治療,定期復查,以改善預后。
2025-03-28 04:2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