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明華 主任醫(yī)師
江蘇省中醫(yī)院
三級甲等
神經(jīng)內科
-
肝豆狀核變性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銅代謝障礙疾病,以肝細胞損害、腦退行性病變等為特征。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yī),聽從醫(y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3-08-29 21:08
1.疾病原理:由于基因突變導致銅代謝異常,銅在體內蓄積。
2.癥狀表現(xiàn):常見如震顫、流涎、吞咽困難等,嚴重時可致肝硬化、精神癥狀。
3.診斷方法:包括血清銅藍蛋白測定、尿銅檢測、肝腎功能檢查等。
4.治療方式:低銅飲食,使用藥物如青霉胺、二巰丁二酸、鋅劑等促進銅排出。
5.預后情況:早期診斷和治療可控制病情,但難以根治。晚期可能需肝臟移植。
總之,肝豆狀核變性目前根治較難,出現(xiàn)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yī),綜合治療以改善生活質量。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肝豆狀核變性? 肝豆狀核變性(HLD)由Wilson(19l2)首報,是一種遺傳性銅代謝障礙,以豆狀核、肝、腎和角膜銅沉積表現(xiàn)的各種 異常為特征。臨床上表現(xiàn)為進行性加重的錐體外系癥狀、肝硬化、精神癥狀、腎功能損害及角膜色素環(huán)(Kayser-Fleischer ring,K-F環(huán))。發(fā)病率各國報道不一,據(jù)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約為15~30/100萬?;蝾l率約0.003~0.007,雜合子頻率稍大于0. 01。本病在我國尚無流行病學的大宗資料報告,根據(jù)廣州中山一院神經(jīng)科1981~1991年神經(jīng)遺傳??崎T診957例初診病例分析,WD共97例,占10.14%,居全部單基因遺傳病的第2位,可見本病在我國并不少見。 查看全文»
你可能對下面的內容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