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麥韻屏 副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消化道出血是一種常見的病癥,其原因多樣,包括消化道自身疾病、全身性疾病影響、藥物因素、不良生活習慣和物理化學損傷等。若身體感到不適,務必立刻就診,遵循醫(y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勿自行開處方。 1.消化道自身疾?。喝缥笣?、十二指腸潰瘍、胃腸道腫瘤等,這些疾病可導致消化道黏膜受損出血。 2.全身性疾病影響:像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血液系統(tǒng)疾病,會影響凝血功能,引發(fā)消化道出血。 3.藥物因素: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可能損傷胃腸道黏膜,導致出血。 4.不良生活習慣:酗酒、長期大量吸煙、過度勞累、飲食不規(guī)律等,都可能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風險。 5.物理化學損傷:誤食強酸強堿等化學物質,或腹部遭受劇烈撞擊等物理傷害,也會引起消化道出血。 總之,消化道出血是否需要做小腸鏡,要根據具體病情來判斷。醫(yī)生會綜合考慮出血的癥狀、其他檢查結果等因素來決定。一般來說,如果經過初步檢查仍不能明確出血原因,或者懷疑出血部位在小腸,就可能需要進行小腸鏡檢查。
2024-12-02 20: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