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
糖尿病人的飲食必須注意多吃低糖果、低脂肪、高蛋白、高纖維的食物,不僅能治療疾病,還可達到營養(yǎng)平衡,增強機體抵抗能力。
蛋白質是一種含氮高分子化合物,基本組成為氨基酸。食物中如瘦肉、魚、雞蛋、各種豆類及豆制品等含蛋白質較多,這些食物被人體消化吸收后,以氨基酸形式參與蛋白質的合成,以補償生理性消耗,正常情況下,每人每天進食50克蛋白質即可,而糖尿病患者,蛋白代謝紊亂,表現(xiàn)為蛋白合成受阻,收支不平衡,入不敷出就會出現(xiàn)負氮平衡使抗病能力下降,極易并發(fā)各種感染性疾病。
一般糖尿病患者每日每公斤體重應攝入蛋白質1克,病情控制不好或消瘦者,可增至1.2克---1.5克,按60公斤體重為例,則每日需60克蛋白質或70—90克蛋白質,其中1/3最好來自優(yōu)質蛋白,如乳、蛋、瘦肉、大豆等。蛋白質提供的熱能應占總熱量的12%-20%,如患者每日需2000千卡熱量,其中240—400千卡由蛋白質提供,則需蛋白質60—100克。兒童糖尿病患者蛋白質的需要量每公斤體重為2-3克,妊娠4個月后的糖尿病孕婦,每日應比成人增加15—25克蛋白質。
當糖果尿病合并腎病、腎功能尚未衰竭時,可以多進蛋白質,每日量為80—100克,最好食用動物蛋白。如伴有腎功能不全者,對于體重70公斤的患者每日可攝入21克蛋白質,21克蛋白質能產生7克尿素氮從腎臟排出。
若腎功能極差,每日攝入蛋白質不能超過21克,此時應全部選用優(yōu)質蛋白質,如牛奶、雞蛋等動物蛋白。糖尿病腎病伴有氮質血癥患者,應估計患者每日所能接受的飲食蛋白質含量,要防止發(fā)生低蛋白血癥,也要注意避免加重氮肥質血癥,必要時可輸血漿、白蛋白及氨基酸。
有并發(fā)癥的患者,如并發(fā)胃腸消化吸收不良、結核病等,蛋白質的供應量應適當提高。尿毒癥、肝昏迷等并發(fā)癥則要限制蛋白的攝取量。有些糖尿病患者每日控制主食很嚴,而雞、魚、肉、蛋、豆制品隨便食用,攝入過多的蛋白質食物,結果控制血糖很不理想,原因是蛋白質可異生為葡萄糖。因而日常膳食,應勞素混食,糧菜混食,粗細混食,多種食物搭配,可充分利用蛋白質的互補作用。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吃錯水果,小心越減越肥!廣醫(yī)三營養(yǎng)師教你正確挑水果
全民營養(yǎng)周|老年慢病管理,要吃喝有度!
全民營養(yǎng)周|“一人吃兩人補”坑了多少孕婦
骨質疏松癥對青少年生長發(fā)育有什么影響?
本來膽固醇就高的老人,則應多吃魚肉,因為它除了富含優(yōu)質蛋白外,所含的多種不飽和脂肪酸還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詳細>>
生活中補充營養(yǎng)最重要的也就是補充蛋白質,因為蛋白質是人體十分重要的營養(yǎng)需求,補充蛋白質不僅能夠提供營養(yǎng)物質, 還可以對細胞和組織進行修復……詳細>>
那么基本上不會缺乏蛋白質吃一個雞蛋即可補充約6克蛋白質,喝一杯(250毫升)牛奶可補充8克蛋白質,而吃100克雞肉、豬肉餡、豆腐則分別可……詳細>>
哪些人需補充蛋白質呢?蛋白質是人體不能缺少的營養(yǎng)物質,一般情況下是從食物中攝取的。除了正常的攝取蛋白質外,有4種人是需要特別注重補充蛋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