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
肝病患者春季該如何養(yǎng)生?對于肝病患者來說,春季正是養(yǎng)肝護肝的好時機,在飲食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應該注意些什么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肝病患者的春季養(yǎng)生方法一:飲食有節(jié)
中醫(yī)認為,春季肝旺之時,為適應肝臟條達生發(fā)特性,宜適當食用辛溫升散的食品,要少食酸性食物,否則會肝病傳脾,傷及脾胃。此時可以多食一些性味甘平的食品,而生冷粘雜之物則應少食,以免傷害脾胃。所以春季應該適當多吃些甜味食物,少吃酸味食物。
這里說的節(jié)飲食不是要你少吃或者不吃,而是說要戒酒煙及一切對肝有損害的食物和藥物,如腌、熏的食物,加了防腐劑的罐裝食品,被黃曲霉素污染了的食品等。
多吃時令果蔬,多喝果汁。清淡、青色的飲食、天然原味的綠色青菜有利于肝臟,中醫(yī)講:“肝主青色,青色如肝經?!鼻嗌氖澄锟梢云鸬金B(yǎng)肝的作用,而辛辣、刺激、大魚大肉、油炸的食物會增加肝的負擔,人干的活多了,就會被累倒,肝也是一樣,也會出問題。
同時,清淡的食物也可以減少腸胃負擔,增加食物中有效成分的利用率。養(yǎng)肝血的食品首選的食物為谷類,其次為紅棗、桂圓、核桃、栗子;蔬菜有菠菜、黃豆芽、綠豆芽、香菜、春筍、萵筍、香椿、芹菜等。
肝病患者的春季養(yǎng)生方法二:養(yǎng)肝血
現(xiàn)在,有很多人由于經常熬夜,或長期在電腦前工作,或睡眠質量不好,常常會有肝血虧虛的現(xiàn)象。如便秘、眩暈、缺鈣、容易抽筋、月經量少或色淡、眼睛干澀等,這些毛病并不是什么特別明顯的大病,常常不被人們所重視。可是,它又時時困擾著人們,或多或少地影響人們的生活。如何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呢?
首先,要早睡覺,最晚是23時
中醫(yī)的子午流注中講:肝膽在23時至3時最興盛。中醫(yī)有句話“人臥則血歸肝”,當人躺下時,各個臟腑的血液都經過肝來完成解毒的任務。如果23時至3時人們還在忙于工作和學習,就會使其他臟腑也處于相對興奮狀態(tài),不能夠使各個臟腑的血液及時地進入肝解毒。所以,第二天的血液就是沒有完全解毒的血液。
其次,適當?shù)匦菹ⅰ?/p>
“累”是身體對你發(fā)出的求救信號,養(yǎng)肝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找時間休息。平時工作很累,要有十分鐘稍微休息一下,活動活動眼睛,舒展舒展筋骨;中午小睡一下,晚上吃完飯也小小休息一下;隨時調節(jié),抓空當休息,讓肝能發(fā)揮其解毒的作用,以清除疲勞的感覺。
肝病患者的春季養(yǎng)生方法三:調情志
中醫(yī)講“肝主情志”,肝異常會影響人的情緒;反之,心情的好壞也會影響到肝。所以,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情是養(yǎng)肝血的一個好方法。當情緒不舒暢時,盡量能夠找一個可以訴說的人,或找一種可以發(fā)泄心中郁悶的方式來疏泄這種壞的情緒,不要硬憋在心里。據相關數(shù)據,癌癥和一些腫瘤患者中,無法疏泄心中郁悶的是其他人群的2~4倍。所以,老百姓常說:“萬病氣上來?!?/p>
春季萬物生發(fā)的特性與人體五臟之肝臟的喜條達的特性是很相通的。就肝病患者來說,如果能保持肝臟的條達舒暢,不怒不壓抑,這對肝臟在體內發(fā)揮其正常生理功能至關重要。因此,春季里肝病患者應該保持心胸開闊,精神舒暢,情緒穩(wěn)定。如果有適宜的時機可以選擇外出踏青,陶冶情操。
遇到不痛快的事,肝氣郁結難受時,可以嘗試“噓肝法”:面對常青綠色樹木,口發(fā)“噓”的聲音,緩緩地、深深地吐出一口惡氣,一直到心情好轉為止。經常伏案工作的白領一族,可以在自己的電腦旁邊擺一盆常青植物盆景,如蘆薈等,可以養(yǎng)眼舒肝。
肝病患者的春季養(yǎng)生方法四:按摩穴位
1、大敦穴:大敦穴位于大腳趾內側的趾甲縫旁邊?!岸亍笔呛竦囊馑迹按蠖亍本褪翘貏e厚。大敦穴又是一個井穴,“井”是源頭的意思。在腳拇趾趾甲邊際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取穴時,可采用正坐或仰臥的姿勢,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側)甲根邊緣約二毫米處。“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達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頭腦清晰,神清氣爽。
2、太沖穴:太沖穴位于足背側,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太沖穴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經的原穴,大約相當于儲存肝經元氣的倉庫,按摩刺激太沖穴,能很好地調動肝經的元氣,使肝臟功能正常。
3、行間穴:“行間穴”位于大腳趾和二腳趾縫上。它是一個火穴,肝屬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瀉其心火。而“行間穴”就是一個瀉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多揉“行間穴”,就可以把心火從這里散出去了。
4、肝俞穴: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氣在身體背部匯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養(yǎng)肝不可缺少的養(yǎng)生要穴。肝俞與太沖搭配,在中醫(yī)里屬于“俞原配穴”法,能夠補肝陰,養(yǎng)肝柔肝。它的取法是俯臥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縮(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
5、太溪穴:太溪穴位于足內側,內踝后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也就是說在腳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雙測對稱,也就是兩個。這個養(yǎng)生要穴是腎的原穴,是儲存腎臟元氣的倉庫。肝屬木,腎屬水,樹木需要水的澆灌才能健康成長,所以養(yǎng)肝必須要滋陰。用太溪調動腎臟的功能,能夠更好地“滋水涵木”。
推薦:肝病養(yǎng)生食療方
1、黃芪紅棗湯
原料:黃芪12克,紅棗10枚。
制法:黃芪、紅棗加水煎,再入白糖少許,飲湯吃棗,每日一次。
功效:補氣養(yǎng)血、益肝的功效,可提高免疫功能。適用于氣虛型病人、乙肝病毒攜帶者。
2、杞子蒸蛋
原料:枸杞子10克,雞蛋1只,花生油3~5毫升,也可加調料。
制法:雞蛋加水打勻,入枸杞子、花生油,蒸熟即可。
功效:有養(yǎng)血補肝腎、柔肝的功效。乙肝病毒攜帶者及低蛋白血癥者可經常食用。
3、白茯苓粥
原料:茯苓粉25g,粳米100g。
制法:將粳米淘洗凈煮粥,半熟,下茯苓粉,小火燉,呈稠粥狀,任意食。
功效:健脾益胃、利水消腫,可治肝病伴脾虛少食、泄瀉、小便不利、水腫諸癥。
對于肝病患者來說,入春后就要做好肝病的養(yǎng)生保健工作了哦。
(責任編輯:韓培珍 )
文章關鍵詞: 養(yǎng)生 春季 肝病養(yǎng)生
家長該怎么判斷孩子營養(yǎng)攝入情況?
青少年都需要補充哪些營養(yǎng)?
吃錯水果,小心越減越肥!廣醫(yī)三營養(yǎng)師教你正確挑水果
全民營養(yǎng)周|孩子正值長身體“補”就對了?
有人說旅游休閑是養(yǎng)生,有人說吃素、控油、減肥是養(yǎng)生,有說足浴、按摩、瑜伽是養(yǎng)生,有人說購置健身器材勤于鍛煉是養(yǎng)生,有人說喝茶、養(yǎng)花、釣魚……詳細>>
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日常一定要多注意護眼問題。對于春季來說,糖尿病患者更是要比其他人更注重護眼。一……詳細>>
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肆虐的季節(jié),很多的高血壓患者最擔心這個季節(jié)。高血壓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一定要及時控制血壓,并保持血壓……詳細>>
研究發(fā)現(xiàn),春季和秋季是肝病患者的易發(fā)期,現(xiàn)在正是肝病患者的高發(fā)期,如果護理不當就有可能會引發(fā)肝病的發(fā)作,那么奇跡該如何預防肝病的發(fā)作呢?……詳細>>
大雪是冬季的第三個節(jié)氣,是仲冬季節(jié)了。這一時節(jié),天氣開始變得更為寒冷,大風、大雪將會經常出現(xiàn),氣溫驟降,特別容易引起我們呼吸道抵抗力的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