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飲食如何安排,家人不會做飯怎么辦
前段時間的時候,我表姐的公公住院了,后來醫(yī)生檢查出他患有糖尿病,他長得很胖,又沒運動,很愛喝酒,更愛吃大魚大肉,也不會忌口,導致了糖尿病的發(fā)生,現在醫(yī)生說要注意飲食,不能讓病情惡化了,但是表姐根本就不會煮菜,這可難倒了她,又怕煮錯會加重他的病情,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莫偉 副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第二中醫(yī)院
三級甲等
內分泌科
-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安排至關重要,要考慮營養(yǎng)均衡、控制糖分攝入、選擇合適食材、注意烹飪方式、遵循飲食規(guī)律等。 1. 營養(yǎng)均衡:保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蛋白質可選擇瘦肉、魚類、豆類等;碳水化合物以粗糧為主,如燕麥、蕎麥等;脂肪選擇優(yōu)質脂肪,如橄欖油、魚油。 2. 控制糖分攝入:嚴格限制白糖、紅糖、冰糖等的使用,避免食用高糖食品,如糖果、糕點、甜飲料。 3. 選擇合適食材:多吃蔬菜,如西蘭花、芹菜、苦瓜等;適量食用水果,優(yōu)先選擇低糖水果,如柚子、草莓、蘋果等。 4. 注意烹飪方式:以清蒸、煮、燉為主,少用油炸、油煎。 5. 遵循飲食規(guī)律:定時定量進餐,避免暴飲暴食。 總之,糖尿病患者的飲食需要精心安排,家人可以通過學習和實踐逐漸掌握。同時,患者也應積極配合,共同控制病情。
2025-03-13 21:5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一、糖尿病患者食療方法 1.藥粥。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藥粥有: 豆腐漿粥(《本草綱目拾遺》):粳米50g,豆腐漿500mL,食鹽或白糖少許,先煮粳米,后加豆腐漿,至米開花粥稠,分早晚2次服用。適用于糖尿病伴高血壓、冠心病者,若糖尿病腎病腎衰者不宜服用?! 【G豆粥(《普濟方》):粳米50g,綠豆50g,共煮粥食用。綠豆有降血脂作用,適用于糖尿病伴高血壓、冠心病者,若糖尿病腎病腎衰者不宜服用。 赤小豆魚粥(經驗方):赤小豆50g,鯉魚1尾,先煮魚取汁,后加赤小豆煮爛。適用于糖尿病水腫者?! 〔げ酥?《本草綱目》):菠菜100~150g,粳米50g,煮粥食用。適用于糖尿病陰虛化熱型。便溏腹瀉者禁服?! ∏鄄酥?《本草綱目》):新鮮芹菜60~100g切碎,粳米100g,煮粥服用。適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者?! ∧径?《鬼遺方》):銀耳5~10g(或黑木耳30g),粳米100g,大棗3枚。先浸泡銀耳,將粳米、大棗煮熟后加銀耳,煮粥食。適用于糖尿病血管病變者,美國明尼索達大學醫(yī)學院漢穆希密特教授認為,常食木耳可以減少和預防心臟病的發(fā)作。木耳有破血作用,糖尿病孕婦慎用。
2016-01-13 11:2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全科
-
目前主張不要過嚴地控制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應占總能量的60%左右,每日進食量可在250克~300克,肥胖者應在150克~200克.谷類是日常生活中能量的主要來源,每50克的米或白面供給碳水化合物約38克.其它食物,如乳,豆,蔬菜,水果等也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莜麥,燕麥片,蕎麥面,玉米馇,綠豆,海帶等均有降低血糖的功能.現在市場上經??梢钥吹健盁o糖食品”,“低糖食品”等,有些病人在食用這些食品后,不但沒有好轉,反而血糖上升.這是由于人們對“低糖”和“無糖”的誤解.認為這些食品不含糖,而放松對食量的控制,無限制的攝入這類食品也會使血糖升高.事實上低糖食品是指食品中蔗糖含量低,而無糖食品指的是食品中不含蔗糖,但是這些食品都是由淀粉組成,淀粉在體內也可轉變成葡萄糖而被吸收,所以也應有控制.
2016-01-13 08:0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糖尿病飲食療法:多餐少量,定時定量,少糖少鹽,多素少葷,戒煙限酒,控制三高,控制體重。
2016-01-13 05:4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全科
-
此病誘因有很多,包括感染、肥胖、飲食、體力活動、妊娠、環(huán)境以及應激因素等。日常生活應該注意:(1)必須忌煙忌酒,嚴格糖尿病飲食,樹立信心,學會放松,保持良好心態(tài);(2)生活規(guī)律,勞逸結合,保持正常體重,盡量避免肥胖;(3)用藥要謹慎,要按照醫(yī)生根據病情所提出的要求,選擇和定時服用中西藥物,勿擅自濫選降糖藥,老年人的用藥量比一般人稍低一些;(4)定期觀察血糖變化,并作相應并發(fā)癥的檢查,如血脂,肝功能,腎功能,心電圖以及眼科檢查,如有異常及早治療;(5)適量有氧鍛煉,如散步,早操等。z
2016-01-13 01:1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