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進華 副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中醫(yī)院
三級甲等
內分泌科
-
服用格列吡嗪和二甲雙胍足量但血糖控制不佳,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飲食未控制、運動量不足、藥物敏感性降低、存在胰島素抵抗、合并其他疾病等。 1. 飲食未控制:若日常飲食中糖分、油脂攝入過多,會影響血糖控制。應遵循低糖、低脂、低鹽的飲食原則,控制主食量,增加蔬菜和優(yōu)質蛋白攝入。 2. 運動量不足:缺乏運動不利于血糖代謝。建議每周進行至少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藥物敏感性降低:長期使用某種藥物可能會出現(xiàn)敏感性下降??稍卺t(yī)生指導下考慮更換藥物,如阿卡波糖、格列美脲、達格列凈等。 4. 存在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抵抗會使血糖難以降低。必要時可加用改善胰島素抵抗的藥物,如吡格列酮。 5. 合并其他疾?。喝缁加屑谞钕俟δ芸哼M、庫欣綜合征等,也會影響血糖。需治療原發(fā)病。 總之,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較為復雜,建議及時就醫(yī),進行全面檢查,明確原因后調整治療方案。同時,要注意定期監(jiān)測血糖,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2025-04-02 16:4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中醫(yī)科
-
目前你的血糖控制在多少?有無合并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是否控制飲食了?如果你不控制飲食即使用什么藥都不管用.格列吡嗪是磺脲類可不同程度的刺激胰島素分泌來降低血糖;二甲雙胍可降低過高的血糖,降低體重,不增加胰島素水平,尤其是肥胖者的第一線用藥.上述兩種藥都是2型糖尿病常規(guī)用藥,如果血糖仍控制不佳,那頓餐后血糖高,可加服阿卡波糖與第一口飯同服,降低餐后血糖,最好能上醫(yī)院檢測一段血糖,還可加服胰島素增敏劑羅格列酮4-8mg/天每日一次.如果你藥物用的太多太麻煩就可以打胰島素,目前好多患者對胰島素不了解,以為會像激素一樣依賴或副作用很大,其實胰島素是補充人體不足的胰島素.可以讓我們的胰島得到充分的休息,而且還可以降血糖一舉兩得,不會對肝腎造成任何副作用;唯一的副作用就是用量大或者是打了胰島素沒有吃飯容易發(fā)生低血糖.1.監(jiān)測血糖;2.適當運動,避免過度肥胖(需要減肥);3.控制飲食(每頓主食量控制在2量范圍內),盡量避免含糖量高的食物和淀粉類食物(土豆,紅薯,粉條)等;4.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如果尿微量白蛋白高于正常,建議用ACEI(普利類)或ARB(沙坦類)藥物可以降低蛋白尿;5.如有冠心病或高血脂,要及時治療.
2016-01-30 06:1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根據你所描述的情況來看,用口服降糖藥是起效不大的,建議行胰島素治療.生活中注意1,主食一般以米,面為主,但是,我們比較喜歡粗雜糧,如燕麥,麥片,玉米面等,因為這些食物中有較多的無機鹽,維生素,又富含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具有減低血糖作用,對控制血糖有利.2,血糖高患者的蛋白質來源,大豆及其豆制品為好,一方面,其所含蛋白質量多質好;另一方面,其不含膽固醇,具有降脂作用,故可代替部分動物性食品,如肉類等.3,在控制熱量期間,仍感饑餓時,可食用含糖少的蔬菜,用水煮后加一些佐料拌著吃.由于蔬菜所含膳食纖維多,水分多,供熱能低,具有飽腹作用,是糖尿病患者必不可少的食物.4,禁用食物有:白糖,紅塘,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糖果,糕點,果醬,蜜餞,冰激凌,甜飲料等.另外,含碳水化合物較多的土豆,山藥,芋艿,藕,蒜苗,胡蘿卜等少用或食用后減少相應的主食量.5,富含飽和脂肪酸的豬油,牛油,洋油,奶油,黃油等少用,最好不用.可用植物油代替部分動物油,花生,核桃,芝麻,瓜子中含脂肪也相當多,盡量不吃或少吃或減少油類攝入.6,蛋黃和動物內臟如肝,腦,腰等含膽固醇相當高,應盡量少用或不用.7,水果中含葡萄糖,果糖,能使血糖升高,故在血,尿糖控制相對穩(wěn)定時,空腹血糖
2016-01-30 04:0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糖尿病的治療是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的.如你的年齡,癥狀輕重有無并發(fā)癥等.如果單純口服藥效果不好的話可以使用胰島素.現(xiàn)在有一種說法拒絕胰島素就是拒絕生命,胰島素在臨床上的使用具有良好的效用,建議您到醫(yī)院的內分泌科進行診治,根據病情合理用藥.同時應注意飲食的調理,早中晚合理搭配.
2016-01-29 21:3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