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夏曉英 副主任醫(yī)師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yī)院
三級甲等
內分泌科
-
糖尿病患者眼睛充血可能對病情有影響,原因包括血糖控制不佳、眼部感染、高血壓、血管病變、眼疲勞等。 1. 血糖控制不佳:長期高血糖會損傷眼部微血管,導致視網膜病變,眼睛充血可能是病情進展的表現。 2. 眼部感染:如結膜炎、角膜炎等,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下降,易受感染。 3. 高血壓:糖尿病常伴發(fā)高血壓,高血壓會影響眼部血管,引起充血。 4. 血管病變:糖尿病會導致血管粥樣硬化,影響眼部血液循環(huán),造成充血。 5. 眼疲勞:長時間用眼或用眼不當,也可能引起眼睛充血。 總之,糖尿病患者出現眼睛充血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yī),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血壓,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
2025-04-02 21:3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yī)師
安都衛(wèi)生院
一級
內科
-
朋友你好,你這情況可能是結膜炎引起的,如果是病毒性的結膜炎可用0.1%的無環(huán)鳥苷0.1%的碘苷(皰疹凈)或4%嗎啉雙胍等眼藥水來治療,注意用眼衛(wèi)生:盡量不用手或異物挑觸眼睛,少看電視,電腦等.加強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
2016-02-14 20:2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y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wèi)生院
一級
外科
-
糖尿病人眼睛發(fā)癢應盡快到醫(yī)院找眼科大夫,看看眼睛到底有那種眼病,眼部病變是糖尿病最為常見的慢性并發(fā)癥之一,不要隨便點什么眼藥水.糖尿病眼病的失明率是正常人的25倍,全世界范圍內導致失明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糖尿病眼病,因此,糖尿病患者萬萬不可忽視眼部病變.有些糖尿病患者從未到眼科就過診,內分泌醫(yī)生也未建議患者檢查眼底,直至患者出現視物模糊,眼底出血方到眼科診治,但為時已晚,嚴重影響了患者的預后.糖尿病可以引起各種各樣的眼部疾病,如角膜潰瘍,青光眼,玻璃體積血,視神經病病變,最常見的是視網膜病變和白內障,而且對視力影響最大.導致眼病主要是由于血糖長期控制不好,日積月累對血管和視神經造成損害.保護眼睛有方法除了定期復查外,以下方法是專家建議糖尿病病人做到的:1.控制飲食,多做運動,盡量保持血糖正常;2.定期到醫(yī)院檢查眼睛:包括視力和眼底檢查,至少每年檢查一次.醫(yī)生為能更清楚的觀察視網膜血管情況,將向眼睛內滴入1~2滴阿托酰胺以使瞳孔散大,能夠用眼底鏡更清楚地察看眼底,必要時進行熒光造影;3.盡量控制血壓在正常范圍;4.積極治療高血脂;5.戒煙6.如果已有糖尿病視網膜血管病變,就避免參加劇烈運動及潛水等活動;7.當出現視力改變時應盡快到醫(yī)院就診.
2016-02-14 18: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yī)師
中原油田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中心光明醫(yī)院
一級
內科
-
糖尿病眼病癥狀糖尿病患者并發(fā)糖尿病眼病最好到糖尿病??漆t(yī)院就診,糖尿病眼病癥狀由于患者免疫力下降,有可能感染各種病毒或細菌.眼紅最常見的是急性結膜炎,多半有分泌物增多,異物感,燒灼感,但無明顯的眼痛等刺激癥狀;其次為角膜炎的癥狀,多伴有眼痛,畏光,流淚等刺激癥狀,并有視力下降等表現;眼痛伴有明顯的刺痛眼紅,畏光,流淚者多是角膜炎,眼睛疼并有一側的頭疼者考慮青光眼,眼睛轉動疼,并有視力下降者,視神經病變的幾率較大.主要癥狀為眼前有片狀,線狀或団塊狀陰影飄動,視力下降,要盡早到眼科就診,因為可疑為眼底出血,需要盡早治療,以免留下后遺癥.預防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主要措施有:1,合理的控制血糖,同時要嚴格控制血壓,降低血脂,飲食調整,多吃蛋白質含量多的食物少吃含脂肪的食物,延緩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出現;2.增加運動量;3.定期進行眼科隨訪,如發(fā)展到一定階段,需要激光治療,如果發(fā)展到晚期,則需手術治療.
2016-02-14 14:2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單純的眼睛充血,對糖尿病的影響不大的.糖尿病主要的控制好血糖,其中飲食很重要, 飲食調整目標:接近或達到血糖值正常;體內胰島素及血糖代謝處良性循環(huán);維持理想體重;預防及治療并發(fā)癥;增加機體抵抗力,保持身心健康. 1,合理控制能量,根據個體的不同的情況,使體重達到正常范圍. 2,選擇復合糖類:最好選用吸收較慢的多糖類谷物,如玉米,蕎麥,燕麥,紅薯等,在食用含淀粉較多的根莖類食物如土豆,藕的時候,要替代部分主食;限制小分子糖,如蔗糖,葡萄糖的攝入. 3,增加可溶性食物纖維攝入,食物纖維有降低空腹血糖和改善糖耐量的作用. 4,控制脂肪和膽固醇攝入:心腦血管疾病及高脂血癥是糖尿病的常見并發(fā)癥,所以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應該適當降低脂肪的供給量.脂肪的供給量占每日攝入總能量的20%~30%.膽固醇的攝入量每天不能超過300毫克.限制飽和脂肪酸攝入,如牛,羊,豬油,奶油等動物性脂肪;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均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椰子油除外. 5,選用優(yōu)質蛋白質:糖尿病患者糖原異生作用增強,蛋白質的消耗增加,所以要增加蛋白質的供給.蛋白質占總能量攝入10%~20%,多選用大豆,魚,瘦肉等食物. 6,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B族維生素可以改善神經癥狀,充足的維生素C可以改善微循環(huán).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可以在兩餐之間吃,對血糖的影響不大,攝入含糖量大的水果要注意替代部分主食,如果是血糖不穩(wěn)定者慎食. 7,食物多樣化:糖尿病患者每天的飲食中最好都包括谷薯類,豆類,蔬菜水果類,肉類,蛋奶類,油脂類等. 8,合理進餐時間:可以定時定量,每天3~6餐. 9,防止低血糖:降糖藥物過量;飲食過少或活動突然增多;飲酒等均可能造成低血糖. 10,酒精:100ml/次,最好戒掉
2016-02-14 07:4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